功用:利湿祛痰,开通耳窍。
方解:方中泽泻有利水渗湿之功,使清气上升而除头目诸疾。茯苓健脾利水。助泽泻去痰湿。
石菖蒲味辛性温,辛者串通九窍,温则化痰去痰湿,能助茯苓、泽泻化痰祛浊。且石菖蒲的开窍作用可能对咽鼓膜起到扩张作用。
气道得通,水湿祛除,则耳能闻五音矣。
主治:中耳积液。
加减:气虚,加党参、炙黄芪各15克。痰热,加黄芩10克,龙胆草5克。外感风寒,加辛夷、防风、苍耳子各10克。外感风热,加桑叶、菊花各10克。
升青流气饮
组成: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大腹皮各10克,乌药6克,柴胡、川芎、菖蒲各3克,蔓荆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气机,升清开窍。
方解:本病是由于在大气压力下的变异环境中,鼓室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极不平衡,由此而发生的中耳损伤,而出现耳痛、耳鸣、憋气和听觉障碍。
本方系根据《杂病广要·九气七气》的“阴阳虽大,未离乎气,故通天下一气耳。吐纳,一动静,何所逃者,与气流通而已。故气平则宁,气不平则病”论点,从《疮疡经验全书》中二十首流气饮作蓝本而制定。
方中升麻、柴胡,同样是升清降浊,但后者更有除头痛,治耳聋的作用,因为肝脏之络附耳。
木香、乌药,皆具有消积滞、辟邪气、导滞气功能,但前者更能止痛除胀感。
青皮、蔓荆子疏肝散结、破气止痛,而后者更有抑制脑鸣的特点。苏叶散发风气、顺气化痰。大腹皮协调寒热失和、疏瘀滞、开郁结。
川芎行气开郁、上行头目、破瘀血、生新血。还有两味画龙点睛之药,用黄芪以益气,气盛则更能反映出诸药的作用。用菖蒲以开窍,航空性中耳炎,正是窍闭的典型病例。
主治:航空性中耳炎。
加减:虚弱及老人,倍加黄芪。高血压者慎用升麻、蔓荆子。重症每天可进两剂。全方十一味,不一定全部用上,可以根据病情,删去几味。
有特殊情况者,也可增加几味。服药症状消失后,可再进六君子丸或补中益气丸持续服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