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治疗早中期高血压
中医高血压纳入“头疼”、“眩晕”等范围,认为是肝肾阴阳失调导致。
1.根据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运用辩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精选出有降压之效的中药,敷贴在诸经百脉相通的“神阙”穴(即脐中),以调和阴阳而达“阴平阳秘”。
2.同时,通过经脉的作用,使药物直至患病的部位,达到防治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的目的。穴位贴膏药的具体做法是:川芎、活血通络的中药牛膝和取具有益肝补肾等混合后研成细末,置干燥处备用。
3.一般患者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头疼、眩晕、四肢麻木、心悸、乏力等症状便减轻或消失,血压明显下降并逐步稳定。其中部分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血脂大多降低,同时还有较好的减肥功效。
4.穴位贴膏药对病程较短的早中期高血压患者疗效好,对严重的高血压病也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其方法简便,降压效果既好又快,未见付作用,是体弱多病,不宜多服降压药或久服不能耐受者的可试之法。但是,穴位贴膏药主要适用于原发高血压病,对其他原因造成的高血压效果不佳。
5.在贴膏药时应该注意的是,必需取仰卧位,并定准穴位,用酒精棉球将“神阙”穴擦干净,取药末5~10克放在穴位上,使药物贴稳,再用香桂活血膏或纱布和胶布固定,保持3~4天,10次为一个疗程。
6.此外,在接受治疗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多吃蔬菜、水果,提倡低盐、低脂肪饮食,戒烟酒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同时力求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并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假如血压较高,还可同时配合针炙或其他方法治疗,以提高疗效。
4类药物可引起高血压
1.激素类药物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甲基或丙基睾丸素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循环血量增加,从而诱发高血压;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则能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引起血压升高;
2.止痛药物
如吲哚美辛(消炎痛)、炎痛喜康(吡罗昔康)、保泰松等,除了引起水钠潴留外,还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血管趋向收缩而致血压升高;
3.避孕药
该类药物通过增进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可使血管收缩,并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而造成血压升高;
4.其他药物
其他能引起高血压的药物,还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哌甲酯(利他林)、多塞平及中药甘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降压药物帕吉林(优降宁)时,如果进食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干酪、动物肝脏、巧克力、牛奶、红葡萄等,血压不但不降,反而会大大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造成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