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抑瘤法
针刺治疗肿瘤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如《灵枢·九针论》中即有“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蔫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我国古代医家认为,应用针灸与药物治疗肿瘤各具特色。药物可在体表“消坚磨石”,但“坚顽之积聚”在“肠胃之处,募原之间,非药物所能猝及”。因此,清朝张振鉴提出“宜薄贴以攻其外,针法以攻其内,艾灸以消散固结,佐其所不逮也。”
由此看来,用针药灸来治疗肿瘤古已有之。通过医疗实践,我个人认为针刺可快速疏通经络脏腑,并可把正气汇聚于肿瘤局部攻而消之。针刺治疗肿瘤有多种方法,这些疗法该如何选择?我认为火针消瘤效果快强,但不适宜头颈部裸露部位,以免影响美观;头颈部位可用芒针、毫针、皮内针围刺。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免疫学兴起以来,相关学者就没有停止过肿瘤免疫学的研究,从LAK细胞到DC、CIK、NK、CD3AK细胞,再到多细胞免疫治疗,从抑制肿瘤细胞到抑制肿瘤干细胞,人类在不断寻找副反应小而抑瘤作用强的治疗方法,就目前而言,当今的免疫治疗技术还不能取代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它还只是肿瘤治疗的一部分。肿瘤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肿瘤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同样肿瘤的存在反过来会导致肿瘤区域免疫功能更加低下,无法监视抑制肿瘤的存在和生长,故而肿瘤不断生长和转移,可见肿瘤局部的免疫功能在肿瘤生长转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肿瘤免疫还只是全身免疫,靶向性不强,它的抑瘤强度还不能够把较大的肿瘤吞噬掉。
作为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针灸与中药,能否在肿瘤局部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大量临床实践过程中,我得出的结论是:能,而且效果很好,中医可以重建肿瘤区域强大免疫监视抑瘤功能,做到真正的靶向免疫抑瘤。
1.表浅肿瘤和腹部肿瘤的治疗
71岁的张某患右侧股骨头原发血管上皮样肉瘤,为极罕见病例,术后不能自由行走。术后不久出现股骨外侧皮下转移瘤,鸡蛋大小伴有剧烈疼痛且增长迅速。该病放疗比较敏感,但因手术时股骨头植入金属钢板无法行放疗,化疗疗效不确定。患者体重不到35公斤,消瘦虚弱,且转移灶疼痛,考虑患者肿物皮温较低,皮色不变,疼痛严重,生长部位偏于人体的下部,其中肯定有寒瘀。火能散寒,针刺能通络祛瘀,二者若结合起来……火针应该有效,遂用火针围刺抗癌。火针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肿物有缩减。之后继续扎火针,肿物又有所缩小,病情稳定后回家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