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时必知的刺灸禁穴
凡不可针刺的腧穴,称禁刺穴;凡不可灸治的腧穴,称禁灸穴。两者统称为刺灸禁穴。刺灸禁穴是针灸临床避免事故差错的根据,其意义是深远的。
时至今日,人体解剖学已对人体各部详加洞察,前人所述的刺灸禁穴,通过实践,并非皆然,故不可泥于古人。
禁刺穴
凡腧穴近于脏腑,或在大的血脉之上或附近,或居于特殊位置,皆属古人认为不可刺者,而定为禁刺腧穴。
如脑户、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青灵、乳中、人迎、缺盆、肩井、冲阳、云门、极泉、天池等。
考禁刺穴的实质,基本属于行刺的深浅问题。“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过之”即是指刺之过深。
可见古人亦认识到禁刺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故举凡禁刺穴,除居特殊部位的神阙、乳中不宜针外,其它腧穴皆可进针,但务取毛刺、浮刺、沿皮刺等到浅刺法,切勿超过生理限度。
禁灸穴
凡接近五官、前后二阴及大动脉的腧穴,均不宜用灸法施治。
如脑户、风府、哑门、五处、承光、脊中、心俞、白环俞、丝竹空、承泣、素髎、人迎、乳中、渊腋、鸠尾、经渠、天府、阴市、伏兔、地五会、膝阳关、迎香、巨髎、禾髎、地仓、少府、足通谷、天柱、头临泣、头维、攒竹、睛明、颧髎、下关、天牖、周荣、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髀关、申脉、委中、承扶等。
针灸时7大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总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者对病人认真负责,严肃细心,集中精神等均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