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 中医缓解疼痛的常用对穴

  针灸是我国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养生方法之一,是老一辈的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得来的历史经验。针灸通过针刺可缓解人们的疲劳、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带来中医穴位哪些可以缓解疲劳,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中医缓解疼痛的常用对穴

  缓解疼痛的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今天就介绍几对常用的缓解疼痛的穴位。

  一、合谷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方义: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者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有“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之说。合谷、太冲相配,一是阴之尽,一是阳之始,为阴阳交替之象。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可调整上下阴阳,故合称为“开四关”。合谷配太冲,太冲可疏肝利胆,理气止痛,合谷为止痛要穴。其重在理气调血,使经脉气血通畅,不通则痛,故对人体气机不畅,经脉气血不通者有明显的疗效。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三阴交穴和合谷穴,具有催产下胎的作用。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去刺激这个穴位为好。

  二、内关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方义: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 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三、粱丘公孙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方义: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四、合谷内庭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 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方义: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竿见影之效。

  五、人中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方义: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六、曲池上巨虚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方义: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内腑’,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 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以上穴位点穴、艾灸、针刺都有很好的效果。

  结语:通过上文介绍的中医穴位,相信只要仔细阅读完小编的文章,你对中医穴位可缓解疲劳的一定有所了解了吧。按摩或者针灸不同的穴位都有不同的效果,我们在使用中医穴位来养生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哪个穴位。按压不当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小麻烦。

中医养生 人体穴位 穴位养生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