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取大口径玻璃罐用单罐法对第(1)组穴位留罐10~15分钟,若偏阳虚者同法第(2)组穴位操作留罐,若偏阴虚者同法第(3)组穴位操作留罐。其中第(2)组穴位取足二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昆仑穴为足太阳膀恍经经穴,配肾俞穴以助阳温经止痛。第(3)组穴位取三阴交穴配太溪穴在于滋补肝、肾、脾三脏之阴,佐以秩边人为荣养筋脉以止痛。
3.瘀血腰腿痛者
主症:以腰腿疼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许多腰腿痛患者有外伤史或扭挫腰腿病因病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取穴:血海、隔俞。大肠俞、环跳、三阴交、期门、肾俞、秩边。承山穴。
操作:取大号玻璃罐选上述穴位中肌肉丰隆处施以单罐法操作,留罐10~15分钟。对于下肢痛症明显者,沿环跳穴始循经下行推罐,返往3~5遍。取上述穴在于理气化瘀活血以通经止痛。
刺络拔罐疗法:取环跳、大肠俞、委中、阳陵泉穴。操作时每次取1~2穴,用三棱针点刺3~5点,取大号玻璃罐,闪火法拔之,出血量5~10滴,用于疼痛急性发作,有缓急解疼之效。
拔罐疗法对于防止和缓解腰腿痛有明显作用,对于陈旧性腰腿痛亦有巩固疗效,保障活动功能的作用。由于腰腿痛构成的因素很复杂,特别是许多继发性腰腿痛的原始性病回有着不同的禁忌,尽管刺络、拔罐等传统保健医学手段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实际操作时应断清病症,有利于鉴别使用,当慎之。
拔罐讲究体位有哪些
拔罐的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冒冷汗甚至晕厥等症状。引起晕罐的原因为虚弱、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引起晕罐者极为罕见,只有在施行针罐法和刺罐法时偶有发生。
拔罐的局部有浅在的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肌沟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由于吸力的作用,局部软组织紧张,动脉受压而使血运受到影响,于是远端的组织出现缺血,故出现发麻、发冷、疼痛等反应,甚至还会出现组织坏死。
坐立位
坐立于木凳上,暴露后颈及背部,有利于吸拔颈肩、腰背脊椎两侧及大腿前上侧膝部等部位。
俯卧位
背面而卧,或头转向一侧或向下,下垫枕头,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暴露背部、下肢,有利于吸拔腰背、脊椎两侧及下肢后侧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