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的各家论述
1、《本草述》
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
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
第方书治女子经闭有牡丹皮散中入此味,而治男子胀满有见晛丸,亦用此味,即苏颂所述古方之治,犹未言专治女子也。
大抵其功精专于血分,如女子固以血为主,较取效于男子者更为切中耳。
苏恭谓疗妇人血气大效,非无据也。
2、《本经逢原》
鬼箭,专散恶血,故《本经》有崩中下血之治。
《别录》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即腹满汗出之治。
今人治贼风历节诸痹,妇人产后血晕,血结聚于胸中,或偏于胁肋少腹者,四物倍归,加鬼箭羽、红花、玄胡索煎服。
以其性专破血,力能堕胎。
3、《本经》
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
4、《别录》
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
5、《药性论》
破陈血,落胎。主中恶腰腹痛。
6、《唐本草》
疗妇人血气。
7、《日华子本草》
通月经,破症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绞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