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的医家论述
1、《纲目》: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2、《本草原始》:白鲜皮,入肺经,故能去风,入小肠经,故能去湿,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去。
治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
3、《本草经疏》:白鲜皮,苦能泄热,寒能除热,故主头风有火证。
性寒而燥,能除湿热,故主五疸。咳逆者,实火上冲也,得寒而散,则咳逆止矣。
淋沥及女子阴中肿痛,亦皆下部湿热,乘虚客肾与膀胱所致也。
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者,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脾主四肢,恶湿而喜燥,今为湿邪所干,故四肢不安也。
时行腹中大热,因而饮水、大呼、欲走者,邪热盛也。
小儿惊痫,亦热则生风之候也。散湿除热,蔑不济矣。
妇人产后余痛,应是血虚而热,非所宜也。
4、《本草述》:白鲜根皮,始尝之,味微咸,后味辛,后即纯苦,苦中复有微辛,《本草》言其气寒。
夫咸入血,苦寒之性,有辛而合之以入血,宜能清散血中之滞热矣。
肝为风木,不独血虚能生风,即血滞者亦然,血之滞也,不独寒能涩之,即热而气伤者亦能涩之,此味于是有专功,谓其通关节,利九窍及血脉者不谬也。
但脾以肝为用,而此之借金气以达者,肝更借肺为用以致于脾,脾因肝之血和,肺之气达,而湿热乃散,故治湿痹及黄疸症。
如所谓女子阴中肿痛,及筋病不可屈伸、起止、行步,非肝之病乎?如所谓黄疸并湿痹死肌,又非脾与肺之病乎,虽肝肾属下,其奏功多在下部,如希雍所云,然肝肾之病,未有脾肺之气不达而能疗者也。明者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