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分布
产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于山地疏、密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亦有引作家种。中南半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东罗浮山。
物种分类
毛巴戟天(变种)
与原变种的不同处为嫩枝和叶两面均密被透明长柔毛。产海南西部和中部。生于山地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东方县。
密梗巴戟天(栽培变种)
与原变种不同处为花序密集排于枝顶,花序梗超过15,极短,长约2毫米,多数花序具花1朵,少数具花2~3朵,花柱外伸,花萼裂片较大,常变白色。广东五华,高要和化州等地有栽培。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扁圆柱形式圆柱形,略弯曲,长度不等,直径1-2cm。
表面灰黄色或灰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具纵皱及深陷的横纹,有的呈缢缩状或皮部横向断离而露出木部,形如鸡肠。
质坚韧,折断面不平,皮部厚5-7mm,淡紫色,木部直径2-4mm。气微,味苦,略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栓内层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
中柱鞘部位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直径50-180μm,径向直径30-50μm。
韧皮部较宽,近形成层处草酸钙针晶较多。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偶2-3个成群,切身 直径约至70μm,木纤维发达;偶有非木化木薄壁细胞,木射线宽1-2列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