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壶口的工艺玄机
关于紫砂壶的壶口,历史上有两段著名的说法。
头一个说法是,时大彬做的菱花小壶,随手盒盖,可以把整个壶都提起来。
第二个说法是,邵大亨做的掇子壶,盖的子口与壶口间不容毫发,倾水九十度时还不会脱落壶盖。
第一个说法并不真实,因为只是那一把壶或许偶尔的一次提起还是每次都可以提起?是有茶水还是没有茶水时提起?是用完刷干净能提起还是放一段时间后随意都可以提起?都不得而知了。也有人猜测是因为壶口与盖配合不好,出现了索盖的现象,是毛病不少高超。
第二个说法很真实,我的不少壶其实都是在壶口语盖之间塞不进一根头发。另外当壶盖子口外边缘面与盖的中心轴线是平行时,就不会在倾注茶汤时脱落。不管是历史传器还是现在的紫砂壶其实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问题是过去的壶,壶口不是在烧结一次后再修整,这可以从壶口没有磨削痕迹判断出来。壶扣断面和内侧面看起来与壶身一样的光洁平整。做到这样,完全是依赖于做壶人对泥性的把握。
现在就不一样了,壶几乎都是二次烧成。烧第一次后,要修正壶盖和壶口,然后再烧一次。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妥,就是感觉手工艺的味道与历史传器有些许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