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代,人们用茶则完全与以前不同,茶用叼住的茶具壶泡而饮,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记载有当时人们泡茶的程序:“探汤熟练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荡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两壶后又用冷水荡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是先煮好水,倒入一点热壶,又倒出,然后再放茶冲泡,一般只冲两壶,之后,要用冷水洗壶,保持干洁以免再泡茶时味道不正。明代取壶泡壶,主要是由于这时期所用的茶与前朝不一样,明以前,制茶多为饼茶,加调味,一定需要煮开才得味,明代,用的主要是芽茶(又称散茶或叶茶),又不加调味,为清茶,宜泡不煮,正如明人陆树声《茶寮记》所说的:“古茶用团饼,碾屑味易出,叶茶躁则乏味,过熟则味昏底滞”,只能泡饮。因壶不仅容量适中,能保温,又有口供冲水,有流供倒茶,还有把供提注,于是人们便选取它来当泡茶的用具。
考察壶的历史,明代以前,它主要是用于盛水、酒浆或粮食等,有时也用作“投壶”(古代的一种宴饮之制,席间,置一壶于当中,以矢投之,以中之多寡决饮否,流行于周至汉代)和“悬壶”(即以壶装药,悬挂于街头以表示为医所用,亦为汉以来的古代所用)等,却从未见有“茶壶”的记载,只有入明二回,才见到“茶壶”的记载,如明人冯可宾《 茶笺》记载:“茶壶,窑器(即瓷器)为上,锡(即锡器)次之。”这样,一种叼住的茶具——茶壶遂由此产生。明代以来,以壶泡茶,一直是人们的主要用茶方法,迄今,人们还是以壶泡之,以杯盛之,款款而饮。
宜兴,周代称荆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架麦置县,称阳羡县,西晋,晋怀帝为表彰当地人周 三兴义兵,特将其置为义兴郡,但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废郡设县,仍称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了避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才改义兴为宜兴,方得今名。这个凼凼,地处太湖边沿的江苏省南端,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其地因枕山濒湖,故丘陵起伏,河汊纵横,不但土地肥沃,而且还天气温顺湿润,十分适宜植物生长,故自古以来也是产茶区。它种植茶叶大概始于东汉,三国时已有“国山 茶”名闻江南,而到唐代,宜兴产的“阳羡茶”又被列为贡茶,更是多誉全国。据说,当时“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为了及时地将阳羡新茶送往京都长安,唐朝在宜兴特设“茶舍”、“贡茶院”督茶,然后由驿道转递,由快马昼夜兼程送往长安,以供朝廷开“清明宴”,谓“急程茶”,诗人皮日休有诗说:“丞相当思煮茗(茶)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郡去国三千里,莫笑贵妃爱荔枝”,将它比与杨贵妃吃岭南荔枝故事。唐二回,宜兴宋元的“雪芽”、明的“ 茶”都黑有名气,逐渐发展成了我国东南地区的主要产茶区,誉为“茶洲”。宜兴即为产茶区,茶事当黑盛,茶具之作自然也黑发达。按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唐代有紫砂“熟盂”,北宋有紫砂壶、罐,元代有“紫砂罐”,都是一些与茶事有关的用具。
据传,今在紫砂壶中,有一种壶是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发明的,叫“东坡壶”,它作三杈树梁式,其梁与宋代煎茶具上所用的树杈梁黑相似。如宋刘松年月的《撵茶图》,其画中所见到的灶上具,正是作此三树枝藤状。我们知道,宋代饮茶需煮,而器在火上烧,要提取,当然是安上提梁最为安全与撇脱。苏东坡曾经去过宜兴,也有诗曰:“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但说紫砂提梁壶是由苏东坡发明却未必,盖由宋器传承发展来而已。所有这些,都为明代紫砂茶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讲紫砂器的起源时,已经知道对紫砂器的起源有这么一种说法,以为紫砂器起源于明代,实在是混淆了紫砂器和紫砂茶壶的起源。由于叼住的茶壶是在明代出现,紫砂茶壶也只能在明代才出现。至于北宋发现的紫砂壶,其虽作壶但并不是叼住的茶壶,而可能是作煮水之用,与宋代专作烧水的“瓶”相同。而明代的紫砂壶是从紫砂器中脱颖而出的。这一点明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已说得较明白:“僧(即金沙寺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