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锡镶在威海几乎绝迹。曾是开创者的谷家传人一直希望重新接续断裂的锡镶技艺,于是就找到了当年的小伙计、当时已是80多岁的王正修老人,修复了藏在其家中的传统模具,复原了绝迹数十年的技艺。”谷伟说。
据谷伟介绍,锡镶技艺最初依赖于模具,老艺人经过反复实验,选取了河北易县台坛村出产的易石作为模具的制作石材。这种易石耐高温,多次浇铸不易开裂,而且质地柔软细腻,利于手工凿刻各种图案纹样。“但石质模具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雕刻的花纹图案粗糙,二是容易产生粉尘,对人身体不利。后来,我们在原来的技艺基础上,改进了模具,用硅胶代替石模,利用率更高且更精确、健康。”谷伟告诉笔者,多年来,锡镶的制作技艺一直在探索、改进。
随着模具的进步,产出的锡镶工艺品更加美观、精致,也为更多种类产品的问世提供了可能。后来,谷伟等又从锡镶工艺与民间剪纸的渊源入手,把剪纸艺术引入锡镶技艺,带来了锡镶制作技艺“脱模化”的颠覆。“剪纸是用剪、刀在纸上雕刻出洗练流畅、虚实结合的图画,把这些图画以镂空的方式连在一起,而锡镶的纹饰也是一样,只不过它是紧固在器皿上的一种工艺,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可以相互借鉴的。”谷伟说。
“模具可以适度的循环利用,但剪纸的形式只能满足于高端定制。其成本更高。”谷伟告诉笔者,尽管科技日新月异,但对于锡镶来说,手工制作仍然是它的核心技艺。
正因为锡镶技艺对手工的依赖性,也让其面临一定的传承困境。因对美术工艺的要求极高,培养一个入门的初学者最少需要3个月,而连续制作一套产品起码要25天,一些老艺人由于身体原因渐渐不能胜任,而年轻人往往难耐寂寞。“上世纪30年代,锡镶从业者有数百人。而目前,整个威海地区从事锡镶艺术品研究生产的单位只有两家,不足百人。传承好已属不易,要把这一产业做起来更加困难。” 谷伟说。
在谷伟看来,锡镶不仅是一门技艺,一些雕饰本身还象征了民族的图腾,具有非凡的文化内涵。“改进模具或脱离模具的生产制作,只是为了探寻锡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对于锡镶的未来发展,谷伟认为,一方面要注重对原始技艺的开发与保护,在传承上多下工夫,另一方面,还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不断挖掘锡镶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