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宜兴有名的字画金石家崔克顺、陈懋生、陈研卿、沈瑞田、卢兰芳,碑刻家韩泰等,是造壶店商礼聘的兼职陶刻的宜兴文人,他们笔法老辣,技艺熟练,讲究布局的程式化与完整性,亦具风貌,雅俗共赏。陈少亭(少庭)、任淦庭等就是师从卢兰芳的闻名陶刻艺人,同时期的陶刻艺人还有饶寿川、戴雪生、杜顺六等人。
紫砂陶刻的师承徒习制是从邵云如开始的。邵云如,字筠如,又名祖庆,笔名北岩、北研、北岩生、蜀麓隐士,斋号适然轩主,约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享年48岁。邵云如祖籍宜兴川埠上岸里(今川埠乡紫砂村),其父邵赦大时迁居蜀山,并在蜀山北厂开陶器店。邵云如自学成才,擅长花鸟画,有署刻癸亥春月、己未春月、壬戌仲冬等年月的作品存世。他陶刻的作品,布局匀称,陶刻功夫深挚,富有金石和陶刻味。邵云如陶刻用印有:“适然轩主”印为小篆阳刻长方印;“北岩”印为方形,两字一阴一阳;“筠如”印为小圆印,阳文篆书。
陶刻是紫砂主要装饰技法之一。它以刀代笔,以刻代绘,融诗、书、画、刻诸艺术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元末蔡司霑《霁园丛语》里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是见于著录最早的紫砂陶刻文字。明代时大彬等人,书法闲雅,竹刀刻划,颇耐寻味。《阳羡茗陶录》记载他“镌壶款时,初请能书者落墨,以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在《黄庭》《乐毅》贴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别。”张叔未有句云“削竹镌留十字铭,居然揩法本《黄庭》。”时大彬壶底镌铭的“一杯清茗,可沁诗脾”,至今仍为品茗爱好者津津乐道,视之座右铭。
陈鸣远是将陶刻形式从底铭移到壶铭的大家之一。他《南瓜壶》身一侧镌铭行楷“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书法古雅,有晋唐风格,为后人所称道,意义悠长,影响深远。紫砂陶刻史上成就最辉煌者应为陈鸿寿(曼生)。书画家、金石家陈鸿寿(曼生)曾倾心专注于壶铭创作,构思奇妙,设计新颖,与著名艺人杨彭年合作,自己及其文人好友题诗作画,镌铭壶上。成品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成为风格独特、广为流传、至今大多仍为紫砂陶刻楷模杰作。被世人称之为“曼生壶”、“字依壶传,壶随字贵”,对紫砂陶刻艺术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曼生后,紫砂陶刻装饰发展为壶体的主要装饰,并有历史上各阶段著名的籇刻、书画名家参与其事,如郑板桥、瞿子冶、朱石梅、梅调鼎、吴昌硕、任伯年、吴大澂、于佑任、蔡元培等等,形成一种寓造型、诗词、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的紫砂独特风格。
清代以后,紫砂陶刻装饰发展成为一道专业的生产工序。题材和形式极为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博古图案等均是入画素材,而书法更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内容。正、草、隶、籇、钟鼎、石鼓文等各种不同的书体,使造型和装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紫砂陶刻,不擅表现画面层次,还讲究构图、形象、刀法的气韵和力度。陶刻刀法分为“双入正刀法”、“单刀侧入法”、“冲刀法”、“复刀法”、“切刀法”、“舞刀法”、“刺刀法”、“伏刀法”、“埋刀法”、“轻刀法”、“涩刀法”、“挫刀法”、“飞刀法”、“反刀法”、“游刀法”、“迟刀法”、“平刀法”、“辅刀法”等等。陶刻基本表现手法分为:“清刻”、“砂地刻”、“着色刻”、“阳刻”、“空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