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紫砂壶韵味 为您解析文人的紫砂品位(2)

  由象形而引申再到更富文人化的命名,必然是由于文人的参与而导致的。比如在曼生壶之前,紫砂壶形制主要传承了壶具的历史形制,它主要传承和模仿着陶器、青铜器、瓷器的形制。曼生壶则大胆地突破了这一传统。

  这种对传统形制的超越,完全能从相传的曼生十八式以及那些壶的命名,加之其壶铭中寻找答案。有一款曼生壶叫“合欢壶” ,合欢是四川南部一县名,赤水河和长江在此汇聚,“合欢” 之意是两人共同欢乐,为何欢乐呢?曼生素来仰慕东坡,东坡有《汲江煎茶》说:“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活水在古代经常被意指合江之水,那么最好的茶饮之趣无疑就是用好水(合江水)沏以名茶(阳羡茶)的欢乐,“合欢”因此便对应着那把曼生壶的铭文:“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一呼一应,别有情趣。

  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命名,来自日本的奥玄宝,他将砂壶当成有生命的人而加以命名。例如“梁园遗老”、“萧山市隐”、“独乐园丁”、“卧龙先生”、“凌波仙子”、“浴后妃子”、“铁石丈夫”、“风流宰相”。这些名字丰富了人们对茶具的美学想象,也映射了文人雅士们别有情趣的闲适生活。

  紫砂壶 壶小则香不涣散

  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最初是从模仿供春壶开始的,做的壶体比较大。后来,他结识了著名隐士陈继儒,陈继儒对时大彬日后的壶艺产生了巨大影响。陈继儒给时大彬讲饮茶之道,又给他讲茶壶大小、深浅对品茶的影响。时大彬顿开茅塞,开始试做小壶。

  这一改,不仅使紫砂壶更加适合品茶所需,而且给这种实用器具赋予了雅玩的性质,小小紫砂壶,成了可供欣赏的艺术品,实现了紫砂工艺上一次质的飞跃。用小壶泡茶,从品饮的角度讲,很有道理。

  明代冯可宾的《茶笺》里说得很详细:“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清朝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也说:“壶宜小不宜大,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

  当时文人雅士的茶艺生活,除了追求生理上的享受,更追求饮茶过程中的意趣。冯可宾就说过:“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1874年,日本人奥玄宝写了一部紫砂壶专著《茗壶图录》,里面谈到紫砂壶的“理趣”问题:“壶,本玩具也,玩具之可爱在趣而不在理……知理不知趣是为下乘,知理又知趣方为上乘。”

  对于时大彬的小紫砂壶,明清文人给予了高度赞誉。明代陈贞慧《秋园杂佩》称赞说:“时壶名远甚,即遐辄绝域犹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壶式古朴风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对紫砂壶的审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呢,文人雅士喜爱紫砂壶除了追求生理上茶艺的享受,更追求饮茶过程中的意趣,这就是生活的意境,也是很多文人雅士挨说的格调。

相关阅读推荐:
紫砂壶韵味 文人的儒雅品位 壶小则香不涣散  史上全明星资料
紫砂壶选购的两个阶段
紫砂壶选购的两个阶段紫砂壶被很多人喜欢,然而在选购时却也有着很大的学问。
紫砂方壶的制作原则与基础
紫砂方壶的制作原则与基础紫砂壶深受大众喜爱,我们外行人只能看看其外在的一些花纹。
顾景舟紫砂壶特点及鉴定
顾景舟紫砂壶特点及鉴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讲收藏紫砂壶当做一种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