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可以说是身体内部大的器官组织,肝脏负责帮助我们排毒,在生活中如果肝脏出现了问题,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病变,其中肝硬化导致肝腹水就是一例,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肝腹水的原因有哪些,肝腹水怎么治疗有效,肝腹水怎么预防。
肝腹水的原因
一般而言出现肝腹水,和下面这些原因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哦。
全身性因素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就会导致腹水的出现,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依靠蛋白质来维持,当血浆白蛋白过低自然就会出现腹水。
此种情况见于重度肝功能不全、中晚期肝硬化(蛋白合成减少)、营养缺乏(蛋白摄入不足)肾病综合征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情况。
(2)、钠水潴留
常见于心肾功能不全及中晚期肝硬化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肝硬化与右心衰竭时,利钠因子活性降低使肾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
相关研究发现近曲小管的钠重吸收机制较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更为重要,心功能不全还有肝硬化都是会诱发腹水出现的。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使肾血流量减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回吸收增加促使钠水潴留,使腹水持续不退,因此认为肾脏的钠、水潴留是腹水的持续因素。
(3)、内分泌障碍
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时,肝降解功能减退。一方面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等灭活功能降低致钠、水潴留;另一方面血液循环中一些扩血管性血管活性物质浓度增高,这些物质引起外周及内脏小动脉阻力减低,心排血量增加,内脏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
由于内脏血管床扩张,内脏淤血,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及低血压,机体代偿性释放出血管紧张素Ⅱ及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血压。
这样因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出一些缩血管物质,使肾血流量减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之抗利尿激素释放,引起肾小管钠、水回吸收增加,导致钠水潴留并形成腹水。
局部性因素
(1)、液体静水压增高
因肝硬化及门静脉外来压迫或其自身血栓形成导致门静脉及其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进而引起腹水。
(2)、淋巴流量增多、回流受阻
肝硬化时因门静脉及肝窦压明显增高,包膜下淋巴管如枯树枝状吸收面积缩小,淋巴液生长增加,超过了淋巴循环重吸收的能力引起淋巴液淤积。
由淋巴管漏出经腹膜脏层或肝表面进入腹腔,加重腹水的积聚,在腹膜后肿瘤、纵隔肿瘤、丝虫病等所引起的胸导管或乳糜池阻塞,以及损伤性破裂、乳糜漏入腹腔形成乳糜性腹水。
肝腹水怎么治
1、一般治疗是治疗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的基础,包括去除诱因,卧床休息,限盐,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以及高纤维素富于维生素、软而易于消化饮食。肝硬化腹水早期即有钠、水潴留,此些患者对钠水多不耐受,摄入1g钠盐可潴水200ml,因此限制钠盐有利于消除肝腹水,一般将钠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2g88mmol左右;另外,还应尽可能控制液体入量,一般肝腹水患者每日摄入量不应超过1000ml,对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应限制在每日500ml以内,以减少钠水潴留。
2、当血清白蛋白低于25~30g/l,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易导致肝腹水的发生。因此,在治疗上应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方法为每次输注人体白蛋白10~20g,每周2~4次,严重者可以每日一次。补充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可有效改善对利尿剂的反应性,预防肝腹水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