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的大脚趾骨性增生,通过休息或物理治疗得不到改善.。脚趾畸形严重患者,大脚趾趾骨内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滑囊炎。足底胼体伴有仰趾畸形。长期依赖非甾体消炎药的治疗,后期出现效果差,或伴胃溃疡等副作用的病人.
大脚骨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常见于女性。“大脚骨”虽然可怕,但也并非无药可治。当发现有“大脚骨”畸形时,好及早防治,这样,不仅能够延缓“大脚骨”恶化的程度,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病情较轻的“大脚骨”一般采用普通的物理治疗,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手术的种类非常多,并不是一种手术方法适合所有的大脚骨患者,需要做详细的检查后才能确定手术方法!
大脚骨四阶段
1.大脚骨初级阶段: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响美观,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2.大脚骨挛缩阶段:大拇趾外翻10-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主要由于会破坏了原本三个立足点的功能。
3.拇大脚骨严重阶段:大拇趾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4.大拇趾畸形阶段: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 导致人体行走负力线改变,引起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
如何保护脚
1、穿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不要穿硬鞋
我们首先要从鞋子说起,不要穿太硬的鞋子。
糖尿病人对外界刺激不敏感,鞋子挤不挤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买鞋的时候,先脚踩在纸上,把脚的形状画下来之后再按照线条裁剪,把纸放到你觉得合适的鞋子里,若每个角落都非常平整则说明这双鞋子适合你,若纸张有地方是翘起来的,那你可能就要选择其他鞋子了。
2、不要用热水袋或热宝暖脚,也不要用很热的水洗脚
不要用太热的水去洗脚,水温适中就好。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温度的敏感度较差,不宜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物品直接保暖足部。
也不用很热的水洗脚,在给年纪较大的人洗脚时,建议先放冷水再放热水,且水温不要超过40℃。
3、经常观察皮肤有无破损、裂口、水泡等
多数糖尿病人对皮肤的敏感性差,皮肤出现破损、裂口时,也不会有什么感觉。
4、脚指甲不要剪太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我们的脚才是好的选择。
除了注意指甲,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习惯需要注意,如定期洗脚、每天换袜子、避免赤脚行走。
结语:平时人们对于脚的呵护并没有手那么细心,所以造成很多人的脚出现了异常都没有发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对脚的保养,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从而健步如飞身轻如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