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原因是什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又应该如何护理呢?针对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原因
(1)免疫因素:目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已公认与免疫有关,并且认为体液免疫是其中心环节。已经证实大多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其中特别是PAIgG与PAC3增多,从而在血小板表面固定IgG抗体分子的Fc片断在补体C3b受体相结合,使血小板被吞噬破坏,或是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相结合,在补体C5~C9的作用下,使血小板直接溶解破坏。
(2)脾脏因素:已证实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大多数血小板在脾脏破,切脾后,其血小板计数可迅速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恢复正常,且多数病人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有所下降,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好转。表明脾脏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有关。
(3)血小板功能也存在异常。
(4)毛细血管缺陷: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毛细血管脆性增高,但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在血小板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出血症状可有明显改善,说明毛细血管缺陷与本病有关。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
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
(1)急性型: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多见于儿童,男女发病率相近。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常有畏寒、发热、血小板显著减少,多在2万以下,并有形态异常,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幼巨核比例增多,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重,可大量阏点和大片阏斑,常见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出血,颅内出血虽属少见,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病程多呈自限性,或经积极治疗在数周内痊愈,少数病人病程迁延,如超过半年,可转为慢性型。
(2)慢性型:一般病程在半年以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以青年女性发病较多。起病缓慢,出血往往较轻,以反复发作的皮肤阏点为主。有时仅限有鼻血。女性病人可以月经过多为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无其他症状和体征。发作时血小板减少。反复发作者常有轻度脾肿大。出血量多且持续时间较长者可伴有贫血。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以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
1984年第二届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拟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草案),经临床试用后,于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其诊断标准如下:
(1)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以下5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①强的松治疗有效。
②切脾治疗有效。
③PAIgG增多。
④PAC3增多。
⑤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