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分害怕药物不良反应
“吃药会不会把人吃傻?”这是许多病人和家属的疑问。在他们看来,抗精神病药毒性大,长期吃会中毒,因而不愿接受药物治疗,而是偏信小广告中包 治百病的神药。
有位患者李某,因精神失常求治,服用氯氮平效果好,却出现头晕、口水多等副反应,父母理解为“中毒反应”而断然停药。后来李某病情加重,只得再度门诊,服氯丙嗪后出现血压偏低,再次停药。
此后,父母带他四处求医,接受所谓“世代中医的祖传秘方”治疗,直到李某因治疗不系统,第三次住院时,父 母才深深感叹:“这个代价太重了。”
抗精神病药物有不良反应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过度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使病人反应迟钝,面部表情呆板,常被误认为变傻了,其实这只是暂时现象, 随着治疗进行或通过调整剂量、加服对抗药,通常可以恢复。
至于药品说明书所列其他不良反应,都是通过大样本临床试验总结出来的,发生率一般不高,即使发生 也不会都在一个病人身上出现。随着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用于临床,不良反应已大大减少,所以病人应该坚持使用。
3.求治心切,频繁换药换大夫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强调足剂量、足疗程。通常情况下,选定一种药物后,逐渐加至治疗剂量4~6周后就可见效,如果效果不佳,可继续观察或试着加量,一般慢性病人需要治疗3-6个月左右还没效才考虑换药。
任何药物发挥作用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服用几天没反应就认为无效而换药,使得药物不能充分起效,人为造成药物无效 的假象,即使是好药,也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体差异很大,为了确定佳方案,大夫接诊新病人时,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疾病表现、既往用药情况及反应,在治疗的过 程中还要根据病人的反应来决定加药速度和剂量,如果频繁更换大夫,这一切工作都无从做起,后损失大的是病人。
而相对固定就诊大夫,会有利于病人接受系 统治疗,其间可能有疑问、分歧,这可以通过与大夫的沟通来解决,因为患者有法律赋予的知情同意权。
4.见好就收,擅自停药
抗精神病药特别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使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目标从初的减少攻击行为,发展到今天的改善社会功能,回归社会。
但精神分 裂症毕竟是高复发率的疾病,为减少复发,倡导对精神分裂症进行全病程治疗,即急性期治疗、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
研究证明,不进行继续治疗和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将增加2~3倍,因此现在一般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愈后至少要维持用药2~3年,而且病程越长、复发的可能性越大,需要维持治疗的时间就 越长。
有3次以上复发者和一直未达到痊愈的病人,需要终身服药,以控制病情,防止恶化。遗憾的是,许多患者、家属因嫌吃药麻烦,担心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在 一些主要症状得到控制后,随意减药或停药。
有时,患者看起来恢复正常,家属就认为不必再服药,结果导致病情复发,不但使家属面对照顾患者的沉重负担,同时 每复发一次,治疗难度就会增加一次,多次复发将难以恢复到原来的健康水平。
所以,选择合适的药物维持治疗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那种只重视急性期治疗,而忽略 维持期治疗的见好就收思想会对病人贻害终身。
5.盲目从众,追求新、贵药物
为病所困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家属做梦都想得到一剂去“根”的良药,但是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对症治疗,而非对因治疗,因此这种去“根”的药根本不 存在。许多患者表现相同,可能治疗各异;治疗相同,可能效果各异。
这就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复杂性。好药就是适合自己病情的药,并非新药、贵药就是好药。别 人用着好的药未必适合你,要看该药的效益/风险、效益/成本比。
但总体上,新药和老药比疗效相当或更优,不良反应(风险)明显少,效益/风险比优于老药, 尽管价格较贵,但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不妨选用新药,因为新药更有利于减少患者复发,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从长远看效益/成本较高,但还要充分考虑经 济承受能力。
结语:精神病的出现,会让一个家庭陷入两难的境地,那么精神分裂症是传说中的人格分裂双重性格吗,以上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以及心理疗法,希望能够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