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脑桥病变产生同侧5、6、7、8对脑神经障碍,对侧舌下神经及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一侧延髓病变产生本侧9、10、11、12对脑神经障碍,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双侧延髓病变引起双侧9、10、11、12对或仅9、10两对脑神经瘫痪,称真性球麻痹,有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纤颤,下颌反射无改变。
双侧皮质延髓束病变引起的双侧9、10、11、12对或仅9、10两对脑神经功能障碍称假性球麻痹,特征是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无舌肌萎缩及纤颤。
(4)脊髓
横贯性损害可累及本平面脊髓前角细胞和双侧锥体束,故高颈髓(颈1~4)病损,产生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常伴呼吸肌障碍。
颈膨大(颈5~胸2)病损产生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胸髓病损产生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腰膨大病损(腰1~骶2)产生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临床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随意运动麻痹,伴有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 征);因为下运动神经元正常,病程早期肌不出现萎缩。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如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浆交换疗法等,在疾病初期,药物可以改善症状。但长期服用后患者就会感到药物有效时间缩短,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复发,甚至变得难以控制,对患者的身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其疗程长,显效慢,费用十分的昂贵,不能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适应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且一般外科手术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副作用,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引发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存在较高的风险性。
4、复合型治疗
传统的药物和中医只治标不治本,神经靶向修复疗法在2012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疑难病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与应用报告会”上被提名为“神经系统疾病防治领域有效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NS靶向定位治疗仪精准确定治疗部位,使神经生长因子通过介入方式,快速、有效、直接的作用于损伤部位。
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实现神经细胞的自我分化和更新,并替代已经受损和死亡的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促进器官的再次发育。康复人数已达到了数十万人,有效率93.3%。
结语:上运动神经元如果出现问题了,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关注这方面的事项,它们是很严重的,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引起各位朋友们的重视,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关注一下,对于自己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