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劲是内气充足在外的表现,内劲不是拙劲,而是外似非常缓和、柔绵的拳势引得的内气散布于身体四肢的鼓荡。
因此古人把通过规范的拳架加上意念,配合呼吸,引得体内先天真气(丹田之气)在身体各部位鼓荡的过程,叫炼铁成钢的过程。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由此可以说,专气至柔只是一个练拳的过程,不是太极拳的终目的。
谈太极拳的刚与柔,实际上是谈太极拳的阴与阳。《太极拳论》的第一句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如把太极拳刚与柔的划分,用于技击理论和太极拳原理来总结,“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
说明只有阴与阳相等,即五阴并五阳,刚与柔相济时,拳才合于太极,方可称太极拳。
在此之前,实属软拳或硬拳,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是经过练刚致柔,柔极生刚,刚极又生柔,刚柔呈半,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浑然太极境界。
太极拳在拳架的一招一势,一呼一吸,一开一合的动作中,都寓示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为其根,不可分为两半的自然规律。
“里往外开者皆属阳,外往里收者皆属阴,故凡外击者为阳,内引者为阴。拳势内,外开者蓄而不发,内收者引而不击,而搏击之劲自然藏于引进之中。
惟其如此,故愈练而愈精密细巧。刚柔互运,虚实渗透,久练纯熟,无端绪之可寻,无迹象之可指,方为得太极之真谛”。
太极拳每一势的定式,是柔到刚的终止点。从呼吸和发劲而言,此处一般都以音助外呼气,发劲;从动作形体而言,此处表现为六合状态;从速度而言,此处较快,属刚。
由上势转下势的过程,是转关折叠柔运的过程。从呼吸和发劲而言,此处一般都以吸气为主,蓄劲;从动作形态而言,此处表现得较柔、较慢,是开的过程。
从柔到刚、从刚复柔,在螺旋式缠丝运动的辅助下,手法上遇到往复时,要嵌进折叠;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以转换;在开合、收放时,要有收即是放和放即是收的意和劲,相连不断,往还无端。不只拳如此,其实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沿正余弦曲线呈波浪式涌动前进的。
刚柔相济的太极拳功夫反映在技击上,则完全是一种大将风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到“五阴五阳”的功夫时,人完全像一个皮球,只要你推得轻,它就回得轻,如果你拼命狠推,它的反击力就越大,你受的打击愈重。
长期的太极拳运动,引得内气鼓荡于四肢,柔极生刚所致。太极拳似水,水极柔又极刚。水可使山岳成平地,水可使高楼大厦成泥沙。
太极拳似风,春风拂面,但刚起来的暴风可以使一座城市刹那间成一堆废墟,也可使世间万物无影无踪。这就是柔中寓刚,柔极生阳之理。
杨式太极拳40式就像是一只卧虎,难在刚柔的准确把握上,它既不是软拳,也不是硬拳,难在刚柔相济的“中和”上。“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只以太极之无名名之”。
刚与柔是太极的阴与阳,刚与柔是太极拳的灵魂,刚与柔是太极拳的精髓。习练太极拳抓不住刚柔相济的特点,一切的一切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