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的过程中虚的这边胯要松垂,这边松垂和那边一样,就直接出去了,在松的时候,两边一块松,保持它们中间的幅度,弓腿出去,就比较顺了,前后顺了,左右也顺了,左右也支撑了,就是前撑后蹬,左右支撑。
而虚实步,它是以后坐腿在八字步上,跟前面那个成弓步的不一样,那个腿弓出去,这个不弓,这主要重心坐在八字步上的这只脚,要保持与肩同宽,以八字步为主,要求一条中心线,左右两侧分。
左脚在左边,右脚在右边,相互之间不能越过,中间不要幅度。如白鹤晾翅、手挥琵琶,脚掌着地,脚跟着地,都是这样,不要拉开。
在整个过程中要求一气呵成。初练时,如预备式,做起势,它的步幅的大小决定下肢力量的强与弱。屈腿蹲了,第一步走,劲有多大。低了。步子就大了;高了,步子就小了。
所以,第一步就决定了姿势的高低。往后所有的势子都应以此为准。它的步幅大小,决定下脚力量的强与弱。要一气呵气,练下来一趟,练三趟,练几趟,都可以,均应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运动。
单鞭下不去,舒腿坐到什么程度。比如,右手勾吊手,左臂翻向里,掌心朝成成掤式,上身不动,提左腿向正东伸出,置右脚左侧。当左脚着地后,左腿同时向前弓出,成弓步,左腿弓,右腿撑,身子尽量下坐就行了。
如果没坐下去,还很高,是步子迈得不大。步大不能太大,否则重心前移时,不能稳稳提起来,会出现起伏。
定势,即标准式。如搬拦捶,通过转换重心移动,两臂环起,提腿迈步,重心移动,坐好腿以后拉开,每个动作都应该清清楚楚地做出来,摆够数,不能不够数就往下边走。
再如转身撇身捶,转身握拳,坐回来,撇拳,清楚了再往下走。做到似停非停,把定势做出来。非常好看,自己也感到很舒服。在动作中包括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所谓内外相合,就是肢体动作和思想意识两者相结合。再比如斜飞式,不管那个动作往哪里走,意识得跟着走。
不能手往右边,眼睛,意识却往左边看,往右边想,这不行。必须手往上走,就往上看;肢体往下走,就往下看。使之内外相合。
初学练拳不能要求这么高,这么难。先练轮廓。即粗粗地练。一般分粗练、细练、精练三个阶段。
开始能粗粗比画下来,知道基本要点,动作做不好,但心里知道,慢慢就能结合起来了,也就细了。后是精,精要求高了。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定要把要领弄清楚,只有要把要领弄清楚,才能为练好杨氏太极拳打下良好的基础。
杨氏太极拳胯的作用
演练太极拳时,人们在身法上追求“中正安舒、轻灵圆活”,在步法上追求“进退转换虚实分明”,还讲求“虚灵顶劲”和“尾闾正中”,根据赵斌老师和傅钟文老师的教导,加之我多年的练拳体会,我认识到要做到以上几点,不可轻视胯的作用。
胯是人体中大的关节,也是调节腰腿运动的关键。拳论说:“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而胯是腰腿转换之处,胯关节不灵活、不松沉,腰腿就很难相顺相随。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曾明确指出,习拳必须“松腰”。其实杨公“松腰”的深刻含义是“松腰胯”,因为腰胯紧密相连,胯松则腰松,胯沉则腰活。
拳论还说:“命意源头在腰隙”,只有腰胯松沉,才有利于气沉丹田和劲达四肢,腰活胯开,才能使下盘稳固、动作协调、周身灵活。
从生理学讲,胯关节松开,可使耻骨联合于坐骨关节上的缝隙加大,运动幅度也会因此而加大,腿脚的伸缩会变得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