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它常常会威胁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你不幸得了中老血管疾病,一定要科学用药。在预防新老血管疾病的时候,应当注意九个事项。下面就请我们的黄一宁大mansion88 app 来给我们讲讲如何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本期嘉宾介绍
黄一宁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1990-1991 年曾赴法国巴黎Salpetiere 医院神经科进修。并曾被德国Ulm大学聘为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等。
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神经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实用内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等杂志编委。
承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211工程等有关脑血管病的课题负责人,现牵头负责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脑卒中临床综合规范(内科)诊治方案》的研究。作为负责人获得北京科委科学进步三等奖,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疗成就三等奖,北京协和医院医疗二等奖等。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脑血管病的防治。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防治心脑血管病应避免九误区
误区一:拿保健品当药吃
很多得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都会把各种保健品当做大补丸来每天吃,却不正视真正的药物治疗。
不少患者及家属糊里糊涂,没有摆正保健品与药品之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在脑神经科,尤其是中风患者中显得格外突出。
中风的元凶是高血压,控制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手段。在中风患者中,80%由缺血造成,20%为脑溢血,诊断不同,治疗也不同,如果一味乱补,而忽视中风发生的原因,很易导致疾病再发。
很多人都认为,药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大,但是有可能保健品对于我们的治疗是没有帮助的。
保健品只是一种食品,具有保健功能,但不以治疗为目的。患者在看病吃药时,一定要把保健品和药品区分开,治病只能选择“国药准字”号药品。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该注意,稍有不慎,就可能上演“人财两空”的悲剧。
误区二:保健品与治疗药物随意搭配
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药不得与人参、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药同服。同时,珍珠母、龙骨、瓦楞子、牡蛎、石决明等含钙高的中药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不然会使药物的毒性增强,易导致心律失常及心衰。
有些心脏病患者可能会用到洋地黄等强心药,此时好不要同时服用含钙和维生素D的保健品,否则容易诱发洋地黄中毒。
如果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就一定要注意必须要补钙,然后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去做检查。
如果仅是常规补钙,好通过食疗补钙,比如多摄入牛奶、豆制品等。
红霉素与钙离子结合会形成牢固的络合物,延缓和减少药物的吸收。而钙离子和甲硝唑结合会形成沉淀,既达不到补钙的作用,又降低药物疗效。
误区三:阿司匹林吃吃停停
在我国,虽然大部分老年人都已经有了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意识,但是不能够坚持按时按量服用的情况还很普遍,很多人甚至不管医生叮嘱,擅自停用阿司匹林,造成严重后果。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且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越长,获益越大。一般不能随便停药,突然停药,可能诱发血栓形成,成倍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尤其是接受过介入治疗和冠脉内置放过支架的病人。如偶尔忘服或因故少服情况,下次服药时不宜加倍补上漏服的药量。
已经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脑卒中以及外周血管病患者,没有明显的禁忌证,应当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男性超过50岁、女性超过60岁,若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吸烟等危险因素,也要服用阿司匹林,而且危险因素合并得越多,阿司匹林就越该用。
误区四:老年患者随意服用人参
长期以来,人参的补益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男女老幼常用的“补品”。现代研究证明,某些老年患者贸然服用人参及制品有可能会引发不良作用,于健康不利。
过去很多人认为,人参能改善心脏功能,故不少冠状动脉硬化者认为吃人参有利于病情的好转。然而,新研究发现,人参中含有多种抗脂肪分解的物质。
其中的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也都有抗脂肪分解的特性,能抑制体内脂肪的分解代谢。若长期服用,会使动脉壁上脂类物质增加,加重动脉硬化的病情。
此外,人参对防治动脉硬化不利的原因与人们服用人参的剂量和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即患者服用的剂量越大、服药的时间越长,其出现的不良后果就越明显。
人参是种药物,而不是人皆可服用的“补品”,尤其是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更不宜以人参作为“补品”长期服用,否则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中医称之为“瘀血”。人参有促进红血球生长的作用,红血球增多,血液黏度会更高。因此,罹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不宜服用。高血液黏度的患者也不宜服人参制品。
误区五:服降脂药见好就收
就高血脂而言,饮食调节、适量运动和药物控制是治疗的“三驾马车”。当血脂水平偏高时,首先考虑的是前两种方式,如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鸡蛋和动物内脏,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慢跑等,一般血脂即可得到控制。
但当血脂浓度高于一定水平,特别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高时,单纯的生活方式调节效果甚微,必须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服用降脂药物,一般都需要长期坚持。如果服药一段时间后,血脂降至正常范围,部分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减少剂量,但还有一部分病人要维持原先剂量。
长期服用降脂药物虽然有副作用,但只要药品正规,并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和血脂控制情况,一般都比较安全。
患者每天服用降脂药物,相当于每天对自己的血管进行清理从而使血脂保持在正常状态。
降脂药物是通过干扰脂质代谢的一个或多个环节来控制血脂水平,如减少脂质吸收,加速脂质分解,阻止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等。
自行停药相当于停止日常清理工作,会使已逐渐恢复的脂质代谢紊乱,血脂会很快上升到服用药物之前的水平,对健康十分不利。
误区六:放支架后擅自停药
很多患者不知道,对于脑中风病来说,擅自停药是很危险的。患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走出医院,远不是药物治疗的终结。做了支架,并不能让您高枕无忧,一定要坚持服药。
通常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患者在术后1~3个月还应复查三大常规— 血、尿、便常规。
因为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会出现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等情况,这些常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另外,所有放支架的患者都应吃降脂药。这是因为,一方面,很多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他们需要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
另一方面,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与脂质沉积密切相关,斑块内的脂质越多,体积越大,越容易破损,一旦斑块破裂就容易形成血栓。因此积极降脂治疗有助于减小斑块体积和稳定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