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瑜伽与其他瑜伽的区别
1、西藏瑜伽是在印度瑜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不等于印度瑜伽高于西藏瑜伽,由于根本性的内容与核心技术的改变,两者已经是有很大区别的两个体系。
就象化学与物理学当初不分一样,但现在是属于两个学术体系。
“藏密”是藏传佛教密宗的简称,密宗,也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藏语称密宗为“桑俄”,意为秘密真言。
密宗是相对显宗而言的。显宗为哲理,指通过明显的教理去修证,可向任何人传布;而密宗是指修习一些不允许向外人道的密法,后获得正果。显宗是为大众设置的,而密宗是为少数有“法器”的人设置的。
瑜伽起源于印度。它本来是独立于各教派之外的一门学科,后来被一些古典教派所吸收。
瑜伽之学包含两个内涵,一是指特定的印度哲学;二是在此种哲学范围内的各种实践方法。
早在公元前800—600年之际,在古印度《吠陀》和《奥义书》等典籍中曾讲过瑜伽的一些理论和实践。在奥义书时代,瑜伽的含意是依于调息等观行法,观梵我一如之理,以合于梵,与梵相结合。
《利论》列瑜伽为孔雀王朝时三个主要哲学派别之一
公元前150年前后成书的《摩河婆湿耶》瑜伽经,开篇即说:“瑜伽是抑止心识活动,因为如此才能使旁观者(旁观者,即指灵魂)保持自己的形态。不加抑制时形态与活动同为一体”。
可见瑜伽的目的,在于通过某些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锻炼,达到灵魂与心识分离,使灵魂得到纯净,并使人获得神通。作为究竟和圆满解脱的前奏。
佛教密宗采取此法,是取观行相应之义
即将修持者身、口、意三业(亦称“三密”)与本尊神的身、口、意视为一体。因而,佛教密宗行者又被人称为”瑜伽行者”。
2、藏密瑜伽与印度瑜伽有很大区别,其中核心的差别就是对气、脉、明点的明确。
佛教密宗与古典瑜伽学,都强调戒、定、慧,但两者各有侧重,古典瑜伽强调外修,佛教则着重修心。
凝神、人定,后达到断灭心识作用,是佛教密宗瑜伽功奇妙之原理基础。
据佛教密宗的见解,人类的智慧,是分为四个层次的—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深层意识。
而在人类意识的四个层次中,常人多只能具备前三种。
而深层意识,即“深层记忆”、“欲望泉流”,只有密宗行者使用了特殊技巧直接刺激大脑边缘系的深层意识(深层记忆),这就彻底地与人的欲望泉流融合到一起,使你这个“个体”出生以前人类就已积累的能力和经验,被开掘出来,智慧得以升华。
佛教到了密宗时代,特别是无上瑜伽部以修中脉、调气息、专注一处为特点,重视外修对内修起的作用,更使瑜伽达到了功理功法上的圆满。
密宗认为人体内有二千七百条“灵热”流通之脉成密宗道次第广论冲讲到人身共有七万两千条脉,其中主要的有一百二十条,尤为重要者有二十四条。
切要害者有三条——左、中、右脉、中脉,藏语“吾玛”;右脉,藏语“饶玛”;左脉,藏语“江玛”。
密宗视“灵热”为保持寿命之气,而中脉又是人体“灵热”通过的重要脉道。
因此,中脉被视为致命之脉。据密宗讲,中脉为蓝色,贯穿于人体正中(这种见解与中医关于督、任二脉之说很不相同,与印度瑜伽传统所说也有差异)。
气与脉是交识的,一般人肉眼难以看到,只有修持者在心静入定时,气脉贯通后,自己才会看到。
据密宗的见解,中脉贯穿有五个“轮”,即“顶轮、喉轮、心轮、脐轮、腹轮”;古印度瑜伽则多持“三脉七轮”说。
但根据与中医理论的对照,以及现代人体科学的研究结果来看,藏密的“三脉五轮”说则更接近实际情况。
藏密中所谓的“风”,是指风息、气息,遍布体内一切脉道,因其性动,故名为风,共分十种。
明点,指[已屏蔽]、血液(或内分泌物)存在于体内脉道之中。
约束保持体内精血的物质及其方法叫做实体明点。脉、风、明点三者相互依存,脉如居宅、精如财宝,风心为主人。
藏密基本修行原理是让沉睡的“灵热”起于腹轮,逐轮上升,一一自各莲穴穿过,扶摇直上而达千叶莲穴,进入人定状态,而后再散布于全身各部如雨甘露,滋润全身。
证得“心灵妙明”大安乐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