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明朝 万历年间(公元 1620 ),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
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
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武侯就是诸葛亮·孔明先生,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然而当地兄弟民族之一的基诺族,深信武侯植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孔明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
晋·傅巽《七海》载:“蒲桃、宛李、齐柿、燕栗、垣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这里列举的是一系列中外名优土产,南中即云南,茶子不是茶树种子,而是园形或块状的紧茶,说明云南茶在三国时期已很有名。
唐朝咸通三年(公元 862 年)樊绰出使云南。在他所著的《蛮书》卷七中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菽姜桂和烹而饮之。”这就证明了唐代时期已经生产茶叶。
由于中国近代战乱频繁,弄得民不聊生,云南茶叶全面萎缩,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产量降到了5万担,商品量仅2万担。普洱茶同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被中国茶客所熟知。
新中国诞生后,云南茶叶获得了新生。1951年就建立了全省茶叶科研机构,到1958年止,全省茶园面积达到了46.6万亩,产茶18万担,但是发展的好势头被大跃进打乱了。
因追求高指标,瞎指挥,强采重摘,茶树大受摧残,到文革开始的1966年,云南茶仍只有19万担。十年动乱期间,茶叶发展缓慢,文革结束的1976年,面积到了127万亩,而产量仅有32万担。
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茶园面积达240万亩,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大辉煌。
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发展到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普洱茶也迎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
一九七五年普洱熟茶用于生产,随着逐年的发展人们对普洱熟茶的了解认可,工业化批量生产势在必行,可传统的熟茶工艺制作过程相对缓慢,各种香型需靠陈放几年缓慢转化。
一九八四年,现代普洱创始人吴启英老师通过普洱茶接种技术科学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在保证普洱茶质量的情况下22天就完成了普洱熟茶的发酵转化。这是现代普洱熟茶的开端,这为普洱熟茶批量生产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