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历史中有很长一段路程,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轻灵,太极拳教学中对轻灵有很详细的讲解。太极拳无论是出拳还是步法都是很轻的,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怎样做到轻灵。
练太极拳首先要以轻灵为纲
练拳的人都知道,必须要将轻灵为首要原则,这是根据太极拳的原理而制定的原则。
太极拳经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这里所指的“轻灵”是相对于“重浊”而言的。太极拳为道家的行功,注重武德修养,注重于内部的修炼,而不在于外部的刚力。这就是太极拳占其他 一些以刚力为主的武术重要的的区别!
太极拳每一姿势要求中正安舒,每一个动作要求轻灵圆活,绝无刚猛激烈致敌死地之意,此为“仁术”。因此,我们在练习时必须严格遵守“轻灵圆活”的原则。尤其是初学者,必须时刻注意,才能中规中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太极拳要注意三个要点
一、一不用气,用气则滞
这里所指的用气是练拳时,运气必须要平和,不能浮躁。浮躁、气骤必然会导致身体内部失调。
产生和“以心行气,顺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使利从心。”(见《十三势行功心解》背道而驰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弊病。
二、二不用力,有力则断
太极拳并非不用力,而是不能用浊力,即暴发力。因为用暴发力,不易连贯,容易产生“断”的弊病。刚力在力学上称之为“矢量”,与速度存在相关的关系。
不同的人,力量是不同的。力量大的总是能胜过力量小的人。故在武术中有“一力降十会”的说法。与之相反,太极拳则不以力取胜。而是以“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形武胜之。这是两种力完全不同的概念。学者不能不查。
三、三不用法,用法则尽
练习太极拳不能刻意的追求不正确的练法,错误的练法和正确的练法本质是相同的,太极拳重要领悟。
太极拳崇尚自然,以养气蓄劲为重要的练习形式,要求柔中蓄刚,刚柔相济,精神内敛,形神合一。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太极拳为什么要以“轻灵”为纲?《太极拳》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轻灵就是要求从“静、轻、慢、连”中产生。静能神安,轻能力沉,慢能蓄劲,连能变换虚实。
轻灵就是从灵敏度着手(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动作要求精密、准确,所谓“手、眼、身、法、步”都要中规中矩。这样才能从中得到大的收获。
练习吴式太极拳的三大好处
1、增强精力
疲劳与否均可以练,以便精力充足,方法是利用满吸的呼吸形式。当吸气完毕后意念注意到会阴,而后上升上升到肚脐的深部,停留在此处,停留的时间一般要达到10-14秒以上。
如果加上意念在肚脐中转一下,正转反转均可,则更好一点。当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即停留14秒不觉得憋得慌了),再加一个短促的吸气加发“嘶”字音,舌尖抵住门齿,做是会觉得丹田一鼓。
这即道家的“倒吸嘶字加气罡”,即吸气加罡劲。用此法可增加精力。
若有意识地同时将肛门、会阴一收一缩,效果更好。如愿配合姿势,吸气时抬手也可以。忍不住14妙时,则先不要发嘶字音。做此功法需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
2、增加脑力
头脑疲倦时及平时学习中均可用此法。也与上述方法有相同之处,但不停吸。具体方法:用满吸法,吸气时腹部膨胀,当胸部张开,肺底、肺中、肺尖充满后称满吸。
尔后头上台后仰,直到不能抬时,随吸气意念从前头到后枕部再绕至鼻,一个吸气在里面绕三圈半,停在百会穴深一寸处,此时意念“头脑清新”(心念),百会处会觉得动一下,呼气时慢慢还原。
此法可在开始看书时做,也可在学习半小时后做一次,养成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记忆力,思维能力也会增强,做完此功倍觉头脑清醒。
如每次练功收功时做一次效果会更好。这种呼吸法每次做3--5个就可以了,做多了气冲的可能会不舒服。
3、增强勇气
有些人胆小、不敢走夜路,碰到悲惨景象难受,精神对外界刺激承受能力小,有人甚至呆着就有恐惧心理,这属于肝胆气、肾气虚弱的表现,除以内脏着手外还要从神经着手配合呼吸调理。
用满吸法挺胸吸气,一个吸气当中加上几个强度,一般一个吸气用三股吸气吸气办法,吸完后忍住气,不得少于10秒,一般14以上,20秒则更好,呼气时发“啊–”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