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吴式太极拳传习时通过“三种语言”来描述并保证其传统韵味不致丢失。这三种语言指文字语言、肢体语言、心灵语言。吴式太极拳习练者借助文字语言而明理,依赖肢体语言而懂劲,终升华于心灵语言。
吴式太极拳由明末清初的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始创,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随着历代传人的继承和发展,吴式太极拳衍化成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
从外形动作上很容易区分,但各家各派在本质上又都符合太极阴阳转换的原理。
目前,习练吴式太极拳的人众多,但与前贤们相比,功夫相去甚远,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习练者把吴式太极拳的外形当作了根本,大部分吴式太极拳比赛,比的也仅仅是动作是否规范,是否跟教科书上的一致,求的无非就是一个外在形似。
目前流行的吴式太极拳的学习方式,要么是根据书练,要么是跟着光盘练,或者报个培训班学习。一般来说,一期培训班时长也就一两个月,结束后,学生常就以为学会了,孰不知这只是浅尝辄止。
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是指太极的训练模式可以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去叙述、记录,形之于有效的媒介表现。
吴式太极拳传习的入手处即是文字语言,借助于文字语言,习练者可以明“太极”之理,从而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广义地说,真传下来的拳谱、前辈们的图片和影像,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都可以称为是文字语言的一部分。
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云:“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万法不容。”是说学拳在学成之后要弃法而灵活运用,但在学习时是一定要方法的。在学习阶段,前贤们的论述,对后学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文字语言就如同教科书一样,可以帮助习练者建立起直观的印象,使其不再迷茫。
但修炼吴式太极拳更要以身学拳,不能只求心懂,所以任何文字语言都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使用,不可仅仅局限于此,成为空谈家,这一点习练者不可不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字语言流传的媒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在吴式太极拳的传习中发挥了更佳的作用。但文字语言属于“言传”的范畴,有时沙砾俱下,需要习练者进行沙中淘金。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指老师把动作做出来,让学生去体会。吴式太极拳传授时使用肢体语言,能够使学生对古法太极明其意。通过走架,弄清每一拳每一势的“法”和“术”,才能越练越精。
肢体语言属于“身传”的范畴。有种说法是:“宁传十口,不传一手;宁传十手,不传半摸。”很多时候,外形动作相似,但做这些动作时身体肌肉的劲力转换、气血的鼓荡,等等,都掩藏在衣服之下,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
老师打出一式,到底用什么样的劲,打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单靠看是看不出来的,更是语言难以描述的。
师父就如同大厨,做一桌子菜,弟子看到菜的外形只在其次,吃到嘴里,尝到味道,才能洞悉其个中滋味,也才有可能做出相同的菜肴来。
拳谱有云:“形正则气顺。”身正形顺,则内劲自出。寻访真师,就是为了正形。形正,并非指每一招式的运行路线固守不变,而是指身法要领正确。
清朝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一书中提出吴式太极拳拳架的标准: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其传人郝月如又总结前辈心法,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分清虚实等身法。
拳谱里,讲述身法要求之处很多,要领也很多,但是光凭这些文字,学生还是不知道应如何下手,更不知道怎么样才算做到位,每个招式是否应该用力?该用一分力还是三分力?……书上都无迹可循。
身法又是吴式太极拳的关键组成部分,应该从学生练基本功时就开始调节,贯彻到走架、打手、散手等各个阶段。各家吴式太极拳招式都不尽相同,但身法却殊途同归。
前辈名家教拳,多要求学生对每一拳势知其名称,熟其法度,明其用法,晓其变化。如果身法修炼得当,再掌握其他要领就比较容易,易于融会贯通。
心灵语言
心灵语言,是指习练者在功夫已经上身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个人特色。
吴式太极拳属于道家功夫,在传授中也有显著的道家特色,即“不惟传法,更重心传”。心灵语言属于“心传”的范畴,这是传统吴式太极拳有别于流俗吴式太极拳之所在。
过去的兵荒马乱时期,人们常陷入颠沛流离的环境中,这一时期,很难有足够长的时间来传授或者学习吴式太极拳,但道家文化的生命力又极其顽强,历经了那么多苦难仍然传承了下来,这就是因为他们有独到的传法法门。
初级阶段的学习,主要靠习练者自己练习;中级阶段的功夫,学生要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修炼;到了高级阶段,则是老师直接传授了。
武当吴式太极拳的修炼从有形有相进入无形无相,以有感立应、本能反应为根本,在不同时期,要领亦有所不同,到了高级阶段,归于自然而然,脱乎规矩又合乎规矩,其中玄妙难以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