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时不能抓大病放走小病。检查时重视身体的重要器官,忽视了小科疾病,比如:眼、耳、鼻、喉科放弃检查。尤其是鼻咽癌等疾病,如眼底视网膜是全身惟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末梢血管,对全身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检查后不重视复查,认为小毛病没必要复查。应该注意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可能就是大毛病的征兆,而复查就是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明确诊断,从而达到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检查报告单随手就扔。有很多人检查后,看完结果随手将报告单结果扔掉,觉得没有查出毛病,就没有保留的必要。一个人去年和今年检查结果可能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其中某项指标有了很大变化,那就有必要引起重视了,或是往好了发展,继续保持。因此,检查报告单要好好保存,切勿乱扔。
身体检查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检查,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预防,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检查是为了发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使产生疾病的危险因素被及时排除,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
3 岁-13岁:这年龄段处于儿童期,一般多在入托、上小学及小学毕业时检查,主要了解生长发育状况及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等情况。
14岁-19岁:这个时期的初中、高中学生是身体生长迅猛时期,应该每学期定期检查,除了了解生长发育情况外,还要了解早期疾病危险因素、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帮助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20-30岁:为青年期,可以说是身体和精力旺盛时期,很多人认为身体健壮没必要检查,其实,健康应该从青年开始注意,比如 “突发心肌梗死”、“突发脑卒中”,并不是突发的,动脉硬化植根于青年,发展在中年,发病可能在中老年。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没有病程的积累发展,就不会有所谓的突发心梗和突发脑卒中。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有些20多岁的青年人已经开始动脉硬化,到30多岁已经堵塞一半以上,到50多岁堵死了,好像堵得很突然,实际上已经经过长久的积累。因此希望人们要转变健康观念,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每年或两年一次检查很有必要。
40岁以上: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功能的下降,是疾病的多发期,应该每年1次定期检查,并建立保管好检查档案。特别是对患有疾病的人尤为重要;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囊肿、结石、息肉等,不需要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疾病,应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选择专科系统治疗和随诊观察,至少每年1-2次相关检查。
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考虑机体生理年龄的多发病阶段和社会环境及职业的情况,或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需要(如遗传性、家族性疾病)。定期年度身体检查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