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练习将劲沉至脚底。具体练法:凡胯的前进、后退、左右放置都必须用脚底趴地劲以及脚底紧帖地面左右拧的反作用力来带动,这样由脚底的力带动两胯,由两胯带动全身的动作,练习愈久,全身则愈来愈放松而轻灵,所有的力,均由脚底作用于地面的反作用而出。
到此地步,就是已能将劲沉至脚底。拳论讲"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就是此意。腰除指命门穴外,就是指两胯。
再进一步练习发劲。盘架每至定式时,在似定非定之时,必须陷于内的发劲,这种发劲的锻炼实为太极拳内劲产生的原因。
有陷于内的发劲如何练:每当定式时,例如两手挤式或按式往前时,必须沉肩垂肘,头有顶意,尾闾前送,命门虚虚后撑(拉),掌慢前送,上身微向后坐。
合户关节骨缝松开,韧带伸长,形成手弓、腿弓、身弓,一身备五弓之势,目光向前方远视,似乎将劲放松至天边,"意远则劲长"。走架时每一定式都应如此。
这时手上并未感到用劲。当然如手的前方有人拦阻,该人会感觉到很大的力,这样发的是暗劲不是明劲。
以意识作指挥,每一招势从劲起于脚跟(反弹力),用意念引导内劲到腰到脊到肩到肘到腕到指,久之则目的处必有麻胀感,手(劳宫穴)必有突跳感。
总之要认识到一套太极拳学完,只说明自己可以单独练习了,还不能说是已经学会了,因为太极拳不只重形式,它更重内容,而内容繁多。
有了内容才算有了拳味,这时才算基本上会了。还得不断追求,使拳味日渐浓厚。如果拳味还不对,那就还是一套空架子。练起来就不会长功夫的。
当然,对于健身来讲,拳架的规格差一些,也关系不大,只要每天能坚持练拳,冬夏不断,也一定会健康,但是生效的程度是会有判别的。坚持练拳之后,全身的气血运转正常了,产生一种轻松舒适感。经常舒服,就身体健康。
太极拳穴位按摩方法
1、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2、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血海穴、梁丘穴、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3、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
4、拿捏股四头肌
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即膝盖上丰厚的肌肉]约1~2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内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股四头肌内侧头萎缩,膝关节不能伸直者。
5、弹拨膝关节内外侧肌腱
用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触摸膝关节后窝内的两侧,可以摸到两侧有两根“大筋”,此即是大小腿主要肌腱穿行处。膝关节病患者多由于膝关节不能充分伸直而引起这些肌腱“挛缩”,久之腿就会无法伸直。用双手四指经常弹拨此两处“大筋”,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松解挛缩,恢复肌腱原来的长度。这样,渐渐地膝关节就能伸直了。
结语:综上所述,您是否学会了如何保护膝关节,正确的习练太极拳不仅不会伤害关节,还有保护关节的作用。练习太极拳能促进钙吸收,同时还能预防骨质增生,太极拳能提高骨骼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