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拳中,无论是进退转换,还是成势定式,无不有向上的顶颈和向下的沉劲。如何做好“虚领顶颈”,要紧的是“尚意不尚力”。要强调一个“虚”字,要虚领,顶悬,顺颈竖项,神贯顶,自感灵醒轻妙。
此全是意,非力上顶。与顶颈相应的是“气沉丹田”的沉劲。如何做好“气沉丹田”,应注重松沉。在松沉中用意引导气息下行,利用腹式深呼吸特气沉下丹田(脐下三寸),使腹部获得充实感。呼吸时,诸多采用腹式逆呼吸法。
需强调的是,内气沉丹田,并非只沉入小腹,而是通过肢体的放松,腰胯松落,使意气贯注带脉至命门,达尾闾,伴随敛臀吊裆,将意气聚沉于裆部,形成裆劲、沉劲。
这样,上有顶颈,下有沉劲,顶沉相辅。使头顶百会至档部会阴之间形成意、气、力上下贯通、对应拔长的劲势。使身躯达到中正松坚,上身轻灵,底盘沉稳的拳法要求。
顶沉求中法在行拳时的具体运用,如杨式“野马分鬃”一式。在丁步“抱球”时,提顶竖项,立腰垂臀,意气松沉,头顶百会穴与实脚涌泉穴呈一垂线;在转体上步时,支撑腿微屈沉,立身坐胯溜臀,顶颈不失,意气下行。
弓步分靠定式时,提顶竖身,松腰沉胯,敛臀,尾闾前送中正,呼气入丹田,沉劲贯裆间,百会与会阴上下垂贯,顺腰送膀,两腿前撑后蹬,两臂上靠下采,均要配合其它要领完成定式,整个式子体现了顶沉求中法的运动机理。
四、逆向相应
如果说“顶沉求中”是纵向技法,那么“逆向相应”则是横向技法。逆向相应法是指动作分开的肢体对应对称。
这一技法在处理肢体运动矛盾因素时,呈现“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前去之中必有后撑”、以上肢为例,如杨式“单鞭”,前掌向前旋臂推击,后勾手向后展臂撑拿;“拦雀尾”两臂前挤发劲则以背部后撑劲配合。
再如陈式“掩手肱捶”,前腿撑,后腿蹬:一拳前冲发力,另一掌由前向后拉撑。逆向相应法在太极剑中均有体现。如“前刺剑”,右手握剑前刺,左手向后引伸;“横斩剑”右手握剑向右侧平斩,左手向左侧平分对撑。
该技法能使拳和剑获得内有对撑之劲,外有对称之形,促进整个拳势式正招圆,动作顺遂平稳,击发有力。但逆向相应法要求诸矛盾因素不可失衡,二者不可缺一,若只有前掌击,而无后掌撑,或未达阴阳相济,则整个动作必失浑圆劲,且减弱击发力度。
总之,太极拳是太极哲理与拳理相融合的拳术,要练好拳,必悟太极之理,必悟阴阳相济之义。在行功走架中,只有掌握和运用好辩证技法原理,方能达到体用兼备,身心双修的目的。
太极推手的技法
眼法
眼是负责观察地势、敌情、以指挥肢体因敌变化的器官。
打太极拳时,眼睛是看着前方的。我们要一直直视前方的所有物体。
而且在这个范围内注意的点即目标外,还自然有面。俗语说的眼观六路应当是“一目了然”,而不可能把眼球转移六个方向。
因此,我对十三势中的“左顾、右盼”解为左顾的同时应有右盼。反之,则右顾的同时也有左盼。顾处是视力的集中点,是眼法的虚处。
有人解为左为顾、右为盼。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左就为顾,右就为盼?恐怕没有正当理由可以说明。
有些人觉得打太极拳就必须要东看看,西看看,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因为脚上没有长眼,步法不适用顾盼字样。
身法
负责带动步、手而因敌变化。它的规律是动中的中正安舒,而非呆板的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