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太极的腹式呼吸能够起到按摩身体的作用
日常的体育锻炼中,我们很难锻炼到背部、胸、肋这些部位,因此这些部位经常得不到锻炼,应该怎么办呢?不妨试试练习一下太极,因为太极的腹式呼吸对于这些部位有很好的按摩作用。
吸气时,小腹内收横隔膜上升,带动了体内脏腑上升,胸肋扩张背部肌肉群有绷紧之感,胸椎略有下移;呼气时,小腹隆起横隔膜下降,推动体内脏腑下移,胸肋下沉,大椎上拨,胸背部各大肌肉群下沉,身躯对拉拔出,使胸、背、腹、腰均受到有效的按摩。
从中医经络学角度来分析,人体胸、背部有100多个穴位,背部中线离开一寸半两侧,是十二脏腑的重要穴位,背俞穴所在之处,又是人体气血的总汇。
练太极拳时结合深呼吸,牵动椎柱上拔下移,肌肉下沉上绷的对拉运动,使背部的要穴受到柔和的按摩,对健体治病极为有益。这种锻炼方法既继承了古老传统的优秀练法,又符合现代体育科学的人体生理规律。
太极拳对老人的好处
太极拳,根据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学说创造的锻炼方法和动作要领,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意气为君骨肉臣”。
三调整
调心、调气、调身。
九要领
静、聚、贯、顺、沉、畅、松、正、整。在练习时要做到心神安静,内外放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形合一,意气相依。
但是太极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运动,想要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要长期锻炼,持之以恒。
一、强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练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用意”,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念集中,机体放松,脏腑之间发挥正常的功能,从而取得相对平衡。心神安定,可使思维敏捷,语言流利。
心气运行流畅,更能发挥其统辖血液循环的功能,减少和消除体内瘀血。血液通畅充盈,面色自然红润。
二、养肝
练太极拳时,意境清静,情绪安宁,以意行气,内外放松,动作轻柔圆活,如春风杨柳,生气盎然,可使肝气舒和条达,从而肝体得养,肝血得藏,有助于脾胃消化,不致横逆克土。练拳时以意运气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行气活血。
眼神贯注动作,动作圆活连贯,对养肝明目、舒筋活络大有好处。
三、健脾
练拳时的腹式呼吸,“气势宜鼓荡”,内脏加强蠕动,好比对肠胃等内脏器官进行自我按摩,使三焦气机通畅,脾胃升降和顺,新陈代谢加强,中土运化水谷功能健旺。
心情舒畅,饮食自然香甜。化源增加,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光泽,四肢强健灵活。脾气旺盛,营血充盈,统血功能亦必正常。
四、补肺
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从而加强了肺主气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于肺的肃降。通过吐故纳新,能进一步推动气血在全身的运行,使身体各部都得到营养与活力。
练拳时使肺的呼吸与皮毛的开合联系起来,与动作的开合虚实和起伏转换结合起来,练拳后皮肤温暖或微微出汗,有利于肺气的宣发和水道的通调,并能充卫固表,不易感冒,使皮肤润泽,感觉灵敏。
五、固肾
太极拳论认为“腰为主宰”,“命意源头在腰隙”。故练拳时十分重视肾之府——腰的作用,以腰为轴来带动四肢和全身协调运动,使劲路完整,气机畅达;要“牵动往来气贴背”、“中气贯脊中”;还要悬顶、吊裆、提肛、尾闾中正。
以加强肾命并调通任督二脉之气。并且以心为令、气沉丹田,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这样就加强了两肾和命门的功能,使肾精充实、阳气旺盛、行动轻捷、二便调和、骨强齿坚、发泽耳聪。
六、益脑
脑为髓海,是精髓和神明高度聚汇之处,为生命要害所在。练太极拳通过心静用意、心神安定,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锻炼作用,加强了大脑的调节功能。
又因肾主骨,骨生髓,肾通大脑,所以肾气旺,任督二脉畅通,就能使髓海充实、精神饱满、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起到开发智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