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32式太极拳步法的练习(13)

  5、顶与丢

  32式太极拳是一个不尚力的拳种,《32式太极拳论》中“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又指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些经典的论句,都很准确地阐明了32式太极拳不尚力,不能产生“顶”“抗”之力、要舍己从人,不能顶抗。顶抗是人自然的反应,锻炼正确了,锻炼久了就能克服掉。

  32式太极拳不是对抗项目,是引化,是牵动四两拨千斤,自己保持平衡,引化对方失去平衡,在对方失去平衡的基础上,不是前引就是后加,加速其不平衡。

  人先天不会丢顶,人的僵力是后来形成的,幼童不会用力,很放松,就不会产生顶。身体放松了,上下相随了,外表敏感了,增加了灵敏度,才会所谓“听劲”,拳谱说“上下相随人难进”,自身是一个整体了,贯穿了就有了功夫。

  “沾连粘随不丢顶”指的是与对方同步,能听(掤住)对方的劲,进而把对方引透,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控制住对方。

  那么,什么是丢呢?丢指的是“丢劲”和“失掤”。掤是建立在放松基础上的,运动中只有周身关节、肌肉自然放松,由内形于外的掤才能自然畅通,鼓荡于皮。

  若松得不彻底,势必导致掤劲不足,这就是32式太极拳论中所说的“一分柔一分刚”的道理。但柔不能全然无力,无力则为丢劲,丢掉中气就是“失掤”。

  只有在放松的前提下,中气才能由内形于外,才能做到柔中寓刚。掤劲来源于内气,日积月累,愈练愈足,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灵活多变的浩然之气,由此可见,丢之严峻,丢之危害极大,丢之使人震惊。

  6、中与重

  “中”是指练32式太极拳时的身法要立身中正。“重”是32式太极拳动作的重心转移应稳重、厚重、持重,避免双重。

“中”是指练32式太极拳时的身法要立身中正

  人体在静止状态站立做到“无前,无后,无左,无右(无极状态)”时,就达到了“不偏不倚”,假如前方有了“重”的感觉,这就说明身体前“倾”了,反之则是后“仰”了,假如左侧有了“重”旳感觉,那就是左“偏”了,反之则是右“倚”了。而这种“不偏不倚”做到了,就达到了“无过不及”的标准,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标准做到了,就自然达到了“立身中正”。将这种“立身中正”做到“放松,自然”,就达到了“中正安舒”的32式太极拳极致标准。

  《32式太极拳论》说:“立如平准。”陈鑫也说:“拳者,权也。”平准就是我们常说的秤,权就是秤砣。陈式32式太极拳等于同时用了两套秤。手等于普通秤上的砣,它的作用是拨转对方加在我方某个肢体方面的力量,能够引进而落空。膝则等于天平点上的砝码,对方来力在我左肢,我方以左膝上提以引化来力,同时我右膝下沉以加强身体的稳度。这种动作同于杠杆原理。

  劲上领就是支点,对方来力就是重点,我方的手和膝就是力点。不过它和我们日常用秤称物的目的不同。称物时要求力点和重点平衡。在拳法上,则是对方力大则减少力点使它落空,对方力小,则加强力点使之反转回去,但都必须配合自转的顺逆缠法,适当地滚动摩擦,才能发挥借劲与截劲的作用。

  32式太极拳的重应稳重、厚重、持重而勿双重。

  稳重是指32式太极拳的动作稳而不迫,重似山峦;稳重能固本壮根,必无轻佻、轻浮之病。

  厚重是指32式太极拳的动作重而不滞,轻而不浮。厚重则能从容沉静,必无轻躁、轻薄之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持重是指32式太极拳的动作灵活轻快,无轻率妄动之举。能持重,则能动而有定。能持重,则能做到“形如搏兔之鹄,神似捕鼠之猫。静如山峦,动如江河”。

  双重是指身体一侧手足上下同实。造成双重,必然导致手法引化迟慢,步法转换失灵,招法难以施展。欲做到不犯双重,不丢不顶,全在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运动,变化的方向、时间恰到好处,无过不及。手实足虚,也就是彼刚我柔,避免双重。但我手的实是对方加在我方的劲,我以自转引化,仍然是虚中的实,而以柔对刚。

32式太极拳 32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太极拳教学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