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文献规定人的前后发际的长度为12寸,这样,当“百会”穴朝上时是怎样的姿势呢?可以这样来比照:假设头部的前后发际之弧是一个半圆,低头使得前发际之点与后发际之点在水平线上,那么,这样头部的顶点就是“百会”穴之后一寸与“后顶”之前半寸这个点。
头部长度的一寸(同身寸)就是15度,那么这样的低头状态头部上抬约15度(一寸),就是“百会”穴朝上了。或者将两耳朵对折,低头使得两耳尖向上的连线成为垂直线,也是“百会”穴朝上了。显然这样的情况下,人仍然是呈现略低头状态的。这种略低头的姿势在静态气功修炼中还是可以的,然而如果平时走路也是这样,那么要平视前方,眼球就必然是需要往上翻了。显然,武术中临时往下看而偶然出现这种姿势是存在的,但任何武术都是不可能经常总是这种姿势的,太极拳当然也是不会例外的。
应该认为,任何武术双方未接近时,为了有尽量广阔的视野,头部往往都是略微上扬抬起的,相对于约头部的“囟会”与“前顶”之间朝天,而当相互近身时,头部往往都是呈现视线成为平视,相对于约头部的“前顶”与“百会”之间朝天。必须明白的是“虚灵顶劲”是具有武术要求的动态之中的头颈部姿势,任何武术都需要时时观察对方上下左右变化的一举一动;练拳是对于实际武术的模拟,当然也是必须这样的。
观察对方上下变化,自然的就是头颈部的抬起与前俯;而头颈部的抬起与前俯必然是会引起头部向上的顶点部位发生变化的。在太极拳的“揽雀尾”过程中,头颈部就需要有几次几度的上下运动。比如在“掤”时,头就有几度的抬起,在“捋”的过程中,就需要头有几度的前俯。
如果不是这样,仅仅是以眼球的上下转动来完成观察对方的上下变化,那么,其一眼球容易疲劳且不如头颈转动灵活,其二头颈勉强、不自然地持续维持固定不变的姿势必然会引起局部肌肉的疲劳,从而造成慢性劳损引起类似“职业病”的颈椎病。
有的人太极拳练了很多年,竟然长期颈椎部位不适,就与受到这种错误“虚灵顶劲”的影响而维持着错误的练拳姿势有关。曽有一个人练太极拳却颈椎病长期不愈,原来在练拳时头颈部就像是泥塑木雕的一样,这样练拳,即使原来没有颈椎病,难保也是会罹患上颈椎病的。
由上述可见,太极拳的“虚灵顶劲”根本不应该去追求头部什么穴位朝上,而如果去追求“百会”穴与“会阴”穴在同一垂直线中,或者去追求“百会”穴与“尾闾”穴在同一垂直线中,那都更是错误的。因为当“百会”穴与“会阴”穴在同一垂直线中时,人体的脊柱就已经处于很不自然的反张后仰了,“百会”穴与“尾闾”穴在同一垂直线时,人体的脊柱就更加反张后仰了。
至于什么“阴顶”时“百会”穴发热、“阳顶”时“前顶”穴发热纯粹是属于胡说八道。因为其一、古代的阴阳理论规定“前为阴、后为阳”,据此而分“前顶”与“百会”的位置“阴阳”,应该是“前顶”为“阴”、“百会”为“阳”。
怎么可以将“前顶”称为“阳”、“百会”称为“阴”呢?其二、平白无故头部的某一点发热,按照中医理论,那应该是“虚阳上浮”的病态;按照气功理论,也是属于反映意念过重的偏差,应该及时向下调换意守点了。
总之,太极拳所谓的“虚灵顶劲”是动态的,在太极拳中是无时不在的,不仅“单鞭”时竖起的头部是“虚灵顶劲”,“海底针”时前俯的头部也是“虚灵顶劲”,不存在固定持续的头部某穴位朝上与头部某穴位与裆下某穴位在同一垂直线这样的规定。
只要是脊柱挺直状态中的头容正直、头颈部“虚空”不用力的放松与思虑上“虚空”因而精神提起的都是属于“虚灵顶劲”。这样来理解“虚灵顶劲”才是符合太极拳经典拳谱的,才是“正宗”的、正确的。
结语:综上所述,您对太极拳之虚灵顶劲是否了解了呢?太极拳的虚灵顶劲在太极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天坚持练习太极拳能改善身体机能,同时提高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