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群众性太极拳普及活动中,这两种毛病不仅显而易见,并已影响到胸部、头部、手足的正确运行。
这类病,在专业运动员竞赛和教学中尚未引起应有重视,当然也必将影响群众性太极拳普及质量的提高。
太极拳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为什么我们要将“尾闾中正”作为一个重要问题专门加以探讨呢?这个问题还必须从太极拳的根本意义上来认识。
何为太极拳?概而论之,太极,是由人体内在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拳,是肢体动作的外形运动。没有内外结合的修炼,只能称作“太极操”。
在人体内在物质运动方面,古人多讲“行气运动”,限于古人艺不轻传之训和祖国传统医学在解剖学方面发展缓慢等原因,很难从人体骨骼和人体力学上进行较完备阐释。
因而,在拳理方面,对于身法的论述是“尾闾中正”与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虚实分明等要领,放在平行的位置上提出的。
实际上身法的理论是直接体现了“太极”的内涵与精义,必须从身法入手;而探求身法之理,连接人体周身上下的“臀尾”实在是一个关键的中心环节。
离开了“尾闾中正”,也就不能做到各家拳论共同强调的“腰似车轴”“立身中正,支撑八面”,那么行功走架也势必失去规矩尺寸,运化发放也势必失去支撑。
故此,我们认为,只有“尾闾中正”作为拳理身法的基准,才能领悟太极拳的精义。
二、尾闾中正辨析
古今太极拳家对“尾闾中正”多有论述。所谓“尾”,解剖学上即为人体脊椎骨下端末梢,亦称“尾”。
“闾”的本意指“江河之水汇集在入海口”。因祖国医学在论及穴位时,定名玉枕关、夹脊关之下的“尾椎”为“尾闾关”,乃是人体四肢散乱之气汇集入丹田的关口,故将“尾”字后缀以“闾”而喻之。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武禹襄解为:“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此说肯定了尾闾中正的重要性,但无确定的阐释。
唐豪、顾留馨在《太极拳研究》论述“尾闾中正”的练法诀窍中说:“尾闾中正就是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部),脊骨根并且要向前对准脸部中间至脐的一条垂直线,凡动作向何处转动,等于对动向起着舵手的作用。”
显然,这对“尾闾”的作用有了更明确地肯定,但“中正”的位置尚值得推敲。
郝少如在《武式太极拳》一书中解释说:“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中正。”
在沿袭了传统拳理解释外,对“中正”指向亦有欠妥之处。
1993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国家武协推行的《42式太极拳、剑》竞赛规则,对“臀胯”规定“臀要注意下垂收敛,不可后凸;胯不可左歪右斜”,同样没有规定“尾闾过中”可能造成挺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