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文字学上看,立身中正的“中”在中国古代的基本含义就是“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写道:“中者,不偏不倚。”
中国现代美学家陈望衡先生认为,“《周易》中的‘中’在伦理学上也有公正的意思。”方先生认为,大抵孔子及其他儒家所谓“中”,都是指着大公无私的生命精神。
再次,是因为太极拳要求形神兼备,“立身中正”包括身正、心正与意正,强调意到心到身到。身正以意正为前提,意念在控制我们使我们身正时,也同时使人们的精神达于正直。
故真正的太极大师不仅立身中正,而且神亦中正。精神上的中正就是无私,也可以说是公正。公正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并且被认为是美德的总汇。古希腊流行这样的谚语:“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德性的整体。”
因为有了这种美德的人,他不仅能以德性对待自己,而且也以德性对待他人。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立身中正”是一种道德体操,它以肉身的形式要求着高尚的内涵从而提升着我们的精神。
三、均衡之于和谐
《张三丰太极行功说》认为,“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交合神气”。余功保认为,“太极拳的一招一式,练的就是阴阳,所有动作都是围绕阴阳元素来设置的。太极拳论,说的就是阴阳关系的理论,太极拳势,就是阴阳变化的结构。”
太极拳演练中的阴阳的变化其实就是阴阳均衡的问题,如动作上有节奏快慢、空间方位上的平衡,劲路上有刚柔、轻重等力量的平衡,意念上有动静、虚实等方面的平衡。
太极拳中的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并且意念上的平衡即形与意的平衡是高层次的平衡,因为这种平衡是一种内和谐状态。
因此,太极拳在演练时,特别强调“内外兼修”和“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形意相随是太极拳的一大特质。太极拳是形意相合的拳。如松,不仅要求身体放松,松肩、脏腑放松,而且要求意松。
陈鑫《拳论》说:打拳心为主,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转圈;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心欲屈两膝,两膝即屈。此皆心意与动作的关系。
孙式太极拳的创立者孙禄堂认为练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成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顺,即内中神气之和;外面形式之正,即内中意气之中。
故见其外,知其内,成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太极拳名家孙剑云认为,练拳要讲究内外三合。即在肩与膝合、肘与胯合、足与手合的基础上达于心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气合。
打太极拳时,如果内外相背、形意不合的话,太极拳的演练者就像做广播体操一样,只是形态上在锻炼,动作缺乏神韵。
形意相合就是形与意的和谐。和谐是太极拳的高境界。余功保认为,“太极拳的风格可以开展,可以紧凑;太极拳的动作可以刚三柔七,也可以刚七柔三,太极拳的节奏可以行云流水,也可以起承转合、收发蓄放。
但太极拳不能不和谐。”太极拳讲求动静、开合、收放、进退的阴阳相济;太极拳讲求形体外动与意识内静的结合;太极拳讲求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招式皆由圆周弧状为主。太极拳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生存、生活的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高原原则是“和谐”。
即各种因素在同一系统中如何和谐相处,达到系统的整体平衡。所以说,和谐是太极拳的主旋律,长期练习太极拳有助于身体的和谐。
《黄帝内经》的讲习者曲黎敏认为,路怒一族多与身体内的不和谐有关,易怒之人是因为肾精不足。五脏六俯和谐的男人是气宇轩昂的,五脏六俯和谐的女人是温柔敦厚的。
形意相合的太极拳有助于人这一小宇宙的和谐。只有小宇宙和谐了,大宇宙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
在一个过于喧闹、物欲横流的社会,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太极拳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位走进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