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内功 太极内功心法修炼的四大方法(2)

  太极拳也是如此,因为拳架不同或身法要领不同而衍生出众多门派,但心法“心”一般无二。

  二、太极内功修炼步骤

  西周之前,中国本土文化原本只有远古黄帝一脉,儒道不分家,后来在老子、孔子二位圣人的研究发展和推广下,有了初步的分支,随后又各自发展出众多分支门派。

  道家注重养生和精神上的修炼,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情趣;儒家则是注重生活工作上的修为,为社会的有序运转提供了规范准则。

  儒家修炼内功的步骤已在经典著作《大学》里说的很清楚,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得到的是元神的自由出入,即明心见性。

  书中又进一步阐述具体的练习方法,即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道家文化十分丰富,门派繁多,为突出的是武术技击和吐纳练丹,为儒释两家借鉴较多。大体修炼步骤无外乎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和还虚合道等环节。

  佛家相对较为复杂,门派也较多,在心法上的研究也为深入,为儒道两家借鉴较多,但大体都是通过念经入静,读经明理,打坐入定,引导加持等步骤一步步地明心见性,基本都是渐修等循序渐进过程。

  当然,禅宗也有顿悟一门,其本质仍是由量变引起的质变,即厚积薄发的外在表现;密宗也有画符念咒、灌顶加持的法门,其归根到底也是在成功先贤的帮助下,修为成果上的突飞猛进。

  太极拳综合了三家内功的修炼步骤,练习时要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境界下的专心致志,需在明白上述心法“心”和内功修炼步骤的基础上,采用放松和入静较为独特的练习方式。

  通过放松和入静练习,由“心”把关,只摄入与太极拳有关的信息,对于身外的任何干扰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让大脑储存无关信息。

  太极拳的放松和入静练习自身有着不同的层次和步骤,先由肌肉的放松和入静,进入关节的放松和入静,继而进入内气的放松和入静,再次进入内劲的放松和入静,后进入意念的放松和入静。

  三、太极心法在练习中的应用

  正确理解太极拳心法“心”和太极内功修炼步骤,即做到太极心法的“心知”已经是应用太极心法的良好开端,人的智慧可以在潜意识里将太极心法应用到太极拳的练习中来。

  进一步说,潜移默化中练习太极心法,简单地可以理解为将放松和入静的练习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即使不走太极动作,潜意识里消化太极旧疑惑,提出太极新问题,理解太极专用术语。

  这种生活工作中对太极拳不着人相、不着我相、不着拳相的琢磨研究体现了浓浓的佛家思想。

  在高级阶段的练习中始终采用勿忘勿助的意念,也是道家功法的体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儒家修为在太极拳练习中既可以不执着也可以不懈怠,儒释道三家思想深刻地融入到了太极拳的练习中,也同样成就了太极心法的实践应用。

  通过放松和入静的练习,练习者会进入“空”的状态,“空”存在三个境界层次,即身空、心空和太极空。

  身空是指将太极拳练到了身体没有重量的境界,体内内气和内劲的自身变化可产生一种“场”,这种尚未研究清楚的“场”可在一定程度上折消重力场。心空是指练到了在有意无意之间的状态中练习太极拳,可以以意行拳,行拳过程中基本看不到外形动作。

  太极空是指将阴阳和合到了无极状态,不再有阴阳之分,随处随时可发太极劲,继而进入“道”的境界,即修武成真。

  太极空的境界层次等于是将生命回归到了宇宙原始的状态,将人身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合二为一,这时能真正感到“人人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的真切感受,这个境界层次已经很难用修身养性和强身健体这些词语来描述太极拳的奥妙了。

  若遇明师,正确掌握太极拳的放松和入静方法不是很难,然后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心所欲地练习太极拳。

太极内功心法 太极拳内功 太极拳的好处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