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对于每位习武者来说非常重要,太极拳推手具有实战功能,小编今天带您一起探讨下太极推手中的发劲训练。练习太极拳的特点是粘连相随,在太极拳实战有实质性作用,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浅谈太极推手中的发劲
推手是太极拳的检验阶段,太极推手的原理与兵法相符合,在推手实战中要做到注意控制自己的发劲。
推手有三种搭手式:中极搭手式、无极圈搭手式和太极圈搭手式。经过这三种搭手式推手训练后,可以初步具备全身的听劲功夫。有了一定的听劲功夫后就要进行打桩发放练习。
打桩发放是将技法、劲力、听劲合为一体的练习,在练习时一人做桩靶,一人练习打桩发放,只有经过这种特殊的练习,类似于拆招训练,如白鹅亮翅,高探马等等,才能进入太极拳的懂劲阶段和进一步全面提高太极拳的搏击素质。
桩功是太极拳推手实习的技击的方法,从古至今都有踢、打、摔、拿、跌五种练习方法,各有各的特色,但在实战中伤害性较大,不易于学习。
结合推手练习方法后,以缠绕粘随为中心内容,在缠绕中练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而且在缠绕时以控制人的劲路为主,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护具的情况下安全可行。又可分为竞技推手和传统推手。
太极推手是训练习者掌握太极拳实战技巧的重要阶段,是介于盘架与技击之间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素养来源于盘架与基本功训练,必须在具备一定的太极拳基本素养之后方可习练推手,是从知劲到懂劲的必经之路。
当今世传太极拳推手一般遵循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堋大捋推手和乱插花训练程序,先天太极拳无此固定模式。
在形式化太极推手训练中,可以让初学者掌握一些推手的基本训练程序和攻防要旨,形式化训练的规律都是有路可循的,但并不是太极推手的本质。
推手作为对抗性的攻防技击训练,务必手法、身法、步法于攻防转换中灵活变化、不拘一格,它没有任何人为的形式化的东西。在一定的触觉应变能力及雄厚的内力保障下,才能使推手水平有质的飞跃。
推手的目的是什么?无非知劲懂劲而已。如果一味追求固定程序,拘泥于形式,为推手而推手则未免舍本逐末,习练起来也会情趣全无,毕竟推手是直接服务于技击的,切不可将健身推手及竞技推手与真正传统的技击推手混为一谈。
其次在推手的各个阶段,好多找一些水平比自己高的老师或拳友进行推手、接手训练,但不要计较胜负,相反应在推手中尽量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在拳架里改正,使自己的功夫更上一层楼。
在太极实战中绝非越慢越好,而是快慢相间。平时不练快,用时根本就快不起来,将难以适应对方快速的变化,速度训练也是训练的一种方法。
盘架为体,技击为用;有体无用弊在无变化,有用无体弊在无根本,只有体用二者有效结合,才能不失推手的意义。在盘架时知己之劲,在推手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下明自身之劲,懂他人之劲才能做到知劲懂劲,越练越精。
太极传统技击推手训练是没有繁琐花哨的东西的,应着重进行喂劲与变劲的训练,才能更好的学习与提高太极拳知劲懂劲的功夫。喂劲训练又分问劲与给劲两个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于太极拳家来说,不同的外形动作其中蕴涵的劲力可能是相同的,而貌似同一的动作中的内在奥妙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在实作就要“问”老师要“劲”,要“问”出着力点、火候等关键处,要“问”出劲力的转换变化的种种特征。
比如棚劲,是太极八法之首,在太极拳盘架、推手、技击中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无固定模式的一种劲力,是在周身气血上下贯通并与劲力等其它素养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靠秘笈或名家口传是无法掌握的,只有切实的在喂劲训及实战运用中去体会。
微妙的东西用语言文字是无法描述的。太极拳内在劲力的变化绝非仅靠外形动作就能明白的,必须亲自体验,反复揣摩,不断寻其根、求其本,才能得到深刻的认识。
习练太极拳单靠字面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真正体验到老师的劲法并有深刻的体验后才能谈知劲,而不知劲就更谈不上懂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