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的拳架舒展大方、轻灵飘逸,坚持练习能够强身健体,有很多人喜欢练习它,那么杨氏太极拳38式如何练习呢?杨氏太极拳的特点有哪些呢,下面随着太极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杨氏太极拳38式
由十字手转抱虎归山,设敌擒吾双腕推之,我则随势身微右转,双手腕稍分,则敌来力必散之,切不可腰胯右转而双手腕仍交叉,若如此则吾必被敌所乘矣,慎之慎之!
左扑面掌前按之际,右手仍前拧翻转之,万不可左手未出右手提前收回之际,中门洞开则为敌所乘。左右双手一前一后如此交错,则应是左扑面掌先前行,右手收在后,则吾中门可保无忧也。右扑面掌亦复如是,不复赘言。
揽雀尾之按,不是推,很多练太极拳者按和推分不清所以然。太极拳者揽雀尾之按,犹如北方石碾子推磨然,考究其力的运动轨迹,应为向前向下之斜线运动方向,如此则可破敌失重耳。
若将揽雀尾之按,练成推者,则是一股向前不变的运动轨迹,一则不能破坏对方的重心,二则宜为人所乘,何以故?若我推之,则敌略一架,即可破我之推,随之我的胸腹以下中门洞开,敌稍一进身,则我非死即伤,其甚可怖。按与推之区别,在乎按乃是一种向前向下,亦可变化之劲,推是一种向前不可变之力,信乎?
肘底捶之转动式,转至右合手,复向正东转之际,左臂从右肋下转出,右臂同时向正西列去,左右双臂合为一撅劲,此势为小手,人多忽略之,可惜可惜!
肘底捶向正东之转动式,左手切不可故意向身后转一无谓之大圈,师传转动之际,双手若右手握大枪尾,左右握大枪之杆,双手若握一杆大枪,随右足进一步,而使大枪横扫之,力贯枪尖。随之右手握拳,左手前穿之,二臂于身前大臂臂之距离长度交叉之,切不可自鳖其势在身前交叉做之。
倒辇猴之右臂后旋,非为前后二臂作一字平臂式子。倒辇猴之右臂下采之,腰胯微右转,则左掌前按。复右臂由后旋而复上,右掌由右耳则往前下按之,左臂则同时下采至左腰胯处。倒辇猴,乃取灵猴退步前探爪之意也,今人不知,枉作前后二臂一字平臂式,诚可叹。
由倒辇猴转斜飞式之转动,头顶悬,百会上领,胯往下一沉,则立身中正,同时提右膝,由合手之左臂牵引身子往身后转去,而不是用右脚往身后荡秋千似的。
拳法风格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广。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拳架开展大方
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动作松柔缓慢
这是杨式太极拳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杨式太极拳名杨海内外的主要原因。杨露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多年后自成一派。杨式太极拳拳架中没有像陈氏太极拳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
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少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据说杨澄甫教拳授徒,强调多的也是一个松字,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
他看弟子练拳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字有时他要说几十次。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中国道教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