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太极拳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跟着我们的太极拳教程来学习一些太极拳基本知识,大家可以跟着下面的太极拳教学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太极拳的要点,然后再进行太极拳的练习。
首先,练理不练力是很多人练习太极拳的一大误区,我们在进行太极拳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先从力开始练习。
一、练理不练力
“理”主要就是指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就是指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道理。
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
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力度的把握,我们的力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力量的控制也是我们练习的要点之一哦。
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
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
内气的练习也是练习的基础要素之一,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应该注意气流的控制,练习的时候不要忽快忽慢,要将我们的身体放松。
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
“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
三、练身不练招
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初练太极拳的人,往往爱了解每招每势的用法。如果单从招势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
太极拳和气功三大差异之处
气功一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气功重视运气,气是气功的核心也是基本要素,而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双修的功夫。
一、太极拳起初用于打斗、气功用于医疗实践
首先,从形成和发展上来讲,太极拳是为了在战场上拼杀、取胜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不断的技击实践当中逐步发展起来;而气功主要是在医疗实践上为实现健身养生需要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二、气功由松入静、太极拳由松入柔、积柔成刚
其次,从锻炼的方法和要领上来讲,气功主要是通过身体放松、精神放松而达到入静的气功态,从而实现健身的目的,调神是其核心内容;太极拳则从身体动作入手,经过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过程而锻炼出一种柔性的、连续不断的、具有穿透性的缠丝劲。
学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周身协调一致,做到内外三合,外在动作连贯柔和,内在气血顺畅。
三、太极拳追求竞技中的完美境界、气功追求延年益寿
从它们的终目的和作用上来讲,太极拳是通过以意领气,以气引力的不断练习,终达到意、气、力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做到在技击当中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气功的终目的是医疗作用,是通过气功练习之后,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哪些人不适合练太极气功
1、个性素质有缺陷者
过分关心自己健康、敏感多疑、性格孤僻、容易激动者,平时性格内向、做事小心谨慎者,或固守己见、爱钻牛角尖的人,都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这类人练功易出现偏差。
2、对练功朝三暮四者
练功前一定要仔细对照,选择合适自己的功法。一旦确定,就要潜心练习,不可同时练几种功法,也不可今天练一种,明天练一种。几种功法相互影响,或换来换去,搞得心神不定。不但会影响练功效果,还容易造成气乱,出现偏差。
有的人将太极气功看的太重,认为什么病都能治,其实不然,想要体现练功效果,还需长期坚持。
3、有精神障碍倾向者
比如曾有过或现仍不时出现意识障碍、忧郁状态或痴呆症状的老人,这类人不应该练气功。因为练功入静之后,体内精神障碍因素容易被激发,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个兴奋灶,会使练功者出现精神异常,并且不能自主恢复到练功前的相对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