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太极拳运动已经影响了很多人,练习太极拳可以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那么太极拳的好处有哪些呢?练习太极的身法和步法有哪些要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太极拳教学吧。
太极拳是一种对身体要求比较高的一种修炼方法,那么你对太极拳的步法和身法都有哪些看法呢?
一、太极拳整体动作之步法
步法中的几个基本姿势称作“步型”。步型经过移动转换才称作“步法”。
太极拳对步法的要求有进退转换,虚实分明。左虚则右实,左实则右虚。前进后退时,身腰随着转换。迈步要轻灵,不可重滞;落步要稳健,不可摇摆、颤动或笨重。
步法是平衡的关键,是支持全身的基础,动作的灵活和愚钝都在步法上。
太极拳的步法和手法同样地须走弧形,划圆圈,决无直来直往,直上直下的动作,腿部的动作又须和手臂的动作同时协调进行,只有“手随足运,足随手运”,才符合 “上下相随”的原则。
迈步时先须将一侧的胯根微内收,这一侧的腹部充实,坐稳在一腿,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地弧形迈出,但膝关节须微屈,保持膝关节的蓄势和灵活性。
落脚的方向、角度和转变时足尖的外撇、内扣,或足跟的左旋右转,其主次先后,都须辨别清楚,虚实主次,条理分明。
二、太极拳整体动作之身法
身法红可以让你显得更加的飘逸,练习太极拳就是要有这样的好身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太极拳身法的“中正”,和静坐时的身法端正是一致的。保持躯干正直,对老年人特别重要,上身前俯,头向前倾,弯腰屈背,失去虚灵顶劲,这是衰老的象征。
但是练拳不能不有伸缩,身法有时也有歪斜,有时弯腰幅度极大,只要仍然保持“百会、中极,一气贯通”的原则,这就是所谓“中正之偏”。
另外,我们不能从形式上来理解“含胸拔背”,否则会养成偻背的病态姿势,与立身中正的原则不符。随着动作的一开一合,虚实变换,脊椎在中正的状态下,得到微微的屈伸运动。
身法的中正安舒、轻灵圆活与沉着稳重三者相结合,是太极拳身法的特点。
三、太极拳对身体的要求
练太极拳生理上的要求和心理上的要求,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心理上的要求属于精神方面,生理上的要求则要落实到身体各部位。
(一)虚领顶劲(顶头悬)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练太极拳时要求头部正直,但不能用力,下颚稍向内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则僵硬,颈部要灵活,但不能晃动。这三项要领构成"虚领顶劲"。无论身体如何转动,这个姿势不能变动。
(二)含胸拔背
含是向内收敛的意思。练习太极拳时尤忌挺胸,挺胸易于导致躯干僵直,影响气的上升,压胸易使闭气,此二者皆不合太极拳的练气方法。
含胸是胸微微下沉,肺则向下开张,肺活量自然加大,气则沉丹田矣。拔即向上提的意思,拔背是用头将背微微提起。
有了虚领顶劲,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则中枢神经安定。所以,含胸与拔背是相连的。做好虚领顶劲和含胸拔背,则满身轻利矣。
(三)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与含胸拔背都是互相关联的。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坠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坠则动作迟滞,力不能长,两胁失去保护。
(四)松腰垂臀
练太极拳腰都是重要的,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松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轻松,便身体动作运转轻灵。因为太极拳的运动变化皆系于腰。腰松关系着身体的下部着力,不致有头重脚轻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会造成松腰的障碍。
(五)裹裆含腚
裹是包起之意,裹裆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同里面包裹,臀部不翘,肛门自然向上提,称为含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