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练功方法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在不同的阶段要掌握合理的练习方法,这样练习太极拳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进步也会更加明显。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太极拳教程来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的练功方法
第一阶段是学会拳架,并正确掌握姿势和动作
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定势或运动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虚领顶劲,下颚微收,沉肩垂肘,才能刚好练拳。
在运动过程中,必须牢牢掌握住无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必须以两胯的前进后退左右旋转来带动整个上身的前进后退,左右旋转。决不能扭腰扭肩,以致上身扭曲歪斜,肩胯不合,甚至耸肩缩项,肩背僵硬。
身体前进和后退时,必须臀部微下沉,水平前进和后退,决不允许身体往上升高。
在迈步的时候身体的中心要完全实于一腿,另一腿由胯根轻轻提起,接着向外面轻轻落地,脚掌踏实。
然后身体重心方能往迈出腿方向移动,决不允许迈出腿尚未落地而身体已向迈出腿方向移动。
这一阶段的练习,除以上这些要点以外,还必须要做到两手愈练愈轻,动作缓慢均匀,两脚迈步稳而轻灵,上下相随,动作协调。
第二阶段的练习,主要是将劲沉至脚底
拳论讲:“其根在脚”。具体的练法是,凡胯的前进后退、左右旋转,均必须用脚底的蹬劲和脚底紧贴地面左右拧转的反作用力来带动。
这样由脚底的力带动两胯,由两胯带动全身动作。练习愈久,全身则愈来愈放松而轻灵,所有的力,均由脚底作用于地面的反作用而出,所谓“劲起于脚”,“主宰于腰”。
腰实指两胯。这一阶段的练习,至少在一年以上。
第三阶段的练习,主要是发劲
在两手的轻和松以及上下相随,动作协调,劲起于脚有了相当功夫之后,才能进入第三阶段的练习,这一阶段的练习主要是发劲,发劲都在定势将完成之时,所谓“柔行气,刚落点”。
每当定势将完成之时,两脚蹬劲,头顶百会穴微微上顶,尾闾前送,腰脊命门穴处往后鼓劲,肩关节前后拉开,肘往下沉,掌则前送,身体有后坐之势,全身关节韧带似乎都有对拉拔长之意。
目光向前方极远之处前视,似手将劲放至天边。“意远则劲长”。这就是发劲的练习。拳势中每一有发劲的定势都应如此。
第四阶段是试劲
当第三阶段练有相当时日之后则必须由具有相当功夫,熟悉内劲运用和发劲的老师对每一动作进行试劲,看运劲是否劲起于脚,周身一家,发劲是否劲起于脚,劲由尾闾腰脊命门而臂而手,能否直达对方双足而使跳起。
试劲是练习太极拳架能否真正入门的阶梯,试劲的成功,说明已能正确掌握太极拳内劲的运用和发放,太极拳的功夫亦就可以日益精进,但是试劲是十分艰难复杂的,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全凭老师丰富的经验和细心体察以及自身的悟性。有时,一个起势的发劲,往往试上几天,甚至几十天才能成功。
练习太极拳的益处
1.激活自身修复系统,提升免疫能力
时常练习太极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能有效提高我们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练习太极拳可大幅度增加吸氧量,能旺盛气血,打通全身经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激活身体修复功能,提升人体免疫力。
2.疏通经络,身心轻安
太极拳要求以气运身,练习中时常会有指尖麻酥酥、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这是经络畅通的正常反应。经络通畅了,气血也通了,疲劳也得到消除。
3.放松神经系统
练习太极拳讲究心平气和,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练习,能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对于放松精神很有帮助。
太极拳在松静自然中练习,凝神聚气,沉稳安舒,脑神经得以充分休息,使神经系统放松,缓解头晕眼花,避免精神疾病并调节血压。
4.增强心脏功能,防止心肌梗塞
太极练习能全身催动气血,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5.强健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太极拳要求螺旋缠绕、节节贯穿,从而使血管弹性得以增强,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也能够增强全身弹性,增强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