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技巧是非常多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练习起来才会更加轻松。练习太极拳要了解松胸实腹的要领才能有效进行相关的练习。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太极拳教学来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松胸实腹的要领
一、含胸
含胸的意思就是松胸,而松胸的本质就是膈肌的放松,由松而沉,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膈肌不松,必然内梗,无论外形怎么松也达不到拳要求的松,而不能一气贯穿,更不能周身一家。
含胸其实不在胸,不是佝背凹胸之胸向内凹,而是胸平、肩开、背裹、头领、肩沉、背拔、胁张的膈肌松沉。
含胸在于裹背、扣肩、腋虚的两膀内合。肩开腋自虚,腋虚臂自撑,臂撑背自裹,背裹肩自扣,肩扣膀自合,膀合胸自含,胸含背自拔,背拔则肩沉肘坠。
所以说,能含胸能拔背,能拔背能沉肩,能沉肩则能坠肘。沉肩拔背头自领,头领身拔膈肌沉,膈肌松沉胸即含,反之亦然。
通过背裹,肩扣、腋虚、胁张、膈肌松沉,胸虽未动,但胸骨自有上起内吸之感,这样就使胸腔得了充分的放松,不仅扩展了胸腔,加大了肺扩量,也使呼吸顺畅而舒展。
膈肌则随着呼吸舒展沉降而鼓荡,使呼吸能加深,并对腹腔的压力变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含胸的主要作用是使胸腔大限度地放松,缩减呼吸的频率而扩大呼吸量,增加对身体氧气的供给,特别是加大运动量时,满足身体新陈代谢、能量转换时对氧的消耗。
含胸不仅能主动呼吸,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转入腹式呼吸,并通过呼吸的调整(主要是膈肌的张弛沉降)改变腹腔压力的变化,以适应身体运动和发放劲力的变化。
所以,胸松气则畅,胸含劲则聚。因此,含胸也就成了太极拳的基本的要义。
二、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感悟。气沉丹田是静养功和内家拳的独门要求,它与动作要领直接关联,与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领顶劲等要领直接相联系,是劲力松沉的一种感觉,并非故意沉气所为,也并不是所有的拳种都要求或必须气沉丹田。
然而,现在有些“挺胸收腹”的外家拳为了迎合时髦也要求起“气沉丹田”来了,其实这是一种绝对错误。
不是说外家拳不能气沉丹田,而是因为“气沉丹田”与“挺胸收腹”两者之间是对立的不可融合的两个要求,前者为腹式呼吸,后者则为胸式呼吸,呼吸时胸挺气自横,气横则胸逆,两膀挂力,浑身较劲,焉能有沉气之理?只有腹式呼吸才能使胸不着力,胸不着力自能松,胸松肩松身松,胸起肩沉气则顺,气顺胸含气自沉,气沉自落丹田。
所以说,沉气胸勿凸,凸胸膈肌紧,膈肌紧则气必浮而不沉,此其一。其二是坐胯提裆与顶头悬形成上下争拔之势,小腹之气海拉长,气自沉丹田。
初学太极拳的原则
1.不要迷信所谓“真传”、“秘传”这个架,那个架的。经常有人认为陈拳好,或者杨拳好,什么小架好,低架好等等。其实,是太极拳都好,就看你练不练的对。
练的对了,架子打大了,就是大架,打小了,就是小架,打低了就是低架,打快了就是快架。人无非两手两脚,真能做出什么奇怪姿势吗? 前提是练的正确。拳架与拳架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招式。
很多初学者只重视外在姿势训练,而忽视内在培养,往往是得不偿失,体会不到功夫上身的感觉,因此,要内外兼修。
2.练拳速度初时宜缓慢,不可妄自加快,为何? 因慢架就是在求放松,求定位,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好,做到周身一家。久练才能慢的下来,再练才能快的起来。
3.初练拳不宜过多发力,这和个人体质有关,但初练拳发力多为“努”气发力,不自然,也不健康,更不是太极拳的发力模式。等到有一定内劲,再发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