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了,生活中经常看到人们练习太极拳,太极拳的功效非常多,对于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那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太极拳教学来看看太极拳的养生之道是怎样的吧!
太极拳的养生之道
1、太极拳运动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太极讲究运动道法自然,平衡阴阳,其动作也比较舒缓,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适当的进行练习有利身体的健康。
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又以平衡阴阳为养生的核心内容。《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经文强调“保持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无疾的关键,又是养生论的主旨。
太极拳理论是源于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所以阴阳是太极拳运动的核心,是太极拳运动的规律。
因此,有太极拳家按阴阳特点将太极拳运动平分阴阳,将柔、吸、引、化、收、蓄、入、来、退、屈、虚、合等列为阴。
将刚、呼、击、打、放、发、出、往、进、伸、实、开等列为阳。这样的划分使阴阳概念、阴阳平衡理念在太极拳运动中更具体化,更富指导作用。
2、太极拳运动动静结合,形神兼修
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兼修的养生方式。我国古代长寿老人陆游在动静结合方面做得非常好,一生坚持读书三万卷,写诗万余首,但仍坚持每天练剑,终生不懈,终享85岁。
练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可以排除内心的杂念及生活中的烦恼。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释放大脑疲劳。
《黄帝内经》的养生专论《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提出了“形与神俱”的形神共养观点,即所谓“守神全形”、“保形全神”。这说明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养生必须同时注重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 。
在传统中医养生术中既有以调形为主的五禽戏,又有以调息为主的放松功。而中医学推崇的高养生方法是形神共养,太极拳运动恰是一项结合了“导引术”与“吐纳术”发展起来的具有形神兼修、动静结合特点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在外主动而养形,在内主静而养神。其外在的肢体运动讲究手、眼、身、步法的协调配合,整体动作舒缓大方、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
通过外在的肢体运动能够使练习者全身放松,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在内则重视精神内敛,以意导气,以气导动; 习练过程中要求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毫无杂念,通过意识的主导作用进行调息、调身的锻炼。
练太极拳的好处
一、正骨骼
太极拳要求姿势中正,不偏不倚,“一动无有不动”,全身骨骼处于柔和活动中,既纠正了不良姿势,又锻炼了颈椎、腰椎、上下肢肌肉骨骼。
这对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有助于帮助他们矫正身姿。
加上户外空气新鲜及阳光中紫外线适量照射,人体钙质容易吸收,也就少患由骨骼疏松而引起的骨骼变形折裂等病症。
二、宣肺
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配合。久而久之,肺组织得以锻炼而肺活量增加,免疫力改善,也就少患呼吸道疾病。
三、健肠胃
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动作如抽丝。不用拙力而轻柔缓慢,不会肌肉酸痛、大汗淋漓、口渴难熬。
经常性的舒展动作,也可以调整人们的心情,促进消化。
而且长期有节律的腹式呼吸使横膈肌活动扩大,肠胃器官蠕动加快,促使食欲增进、消化机能加强。对便秘、痔疮等疾病也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