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太极拳就要求练松,我们今天谈谈太极拳的松柔和松沉,松是太极拳的特点,也是太极拳基本功,通过练习太极拳能缓解压力和精神疲劳,下面随着太极拳教程练习一下吧!
论述太极拳的松柔和松沉
学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坚持练习太极拳能达到太极拳的养生目的。
什么是松柔
松与柔像一对孪生兄弟,松是柔的前提,柔是松的体现。有松有柔,才能绵绵不断,节节贯穿。老子讲:“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是说如果达到溪水般柔顺,才符合了道,回归到婴儿般的自然状态。
这描绘的正是太极拳中一种松的境界。“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则说的是如能长久保持婴儿般柔软的体态,聚集体内的精气,才能强身健体,长盛不衰。
学习太极拳要求放松,太极拳的松指的是身体放松和思想放松,练完拳后,身心愉悦。
松柔与僵拙是对立的。练太极拳是要练松柔,化僵拙。有僵,力、气就会在中途折损,就不能顺达四梢,发力就不会脆,不会纯。只有去掉僵拙,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松。
当然,太极拳中的松柔不是绵软。比如像陈式太极拳中起式的双手提起落下,表面上看,很柔软,但他里面却包含拥、捋、挤、按四劲。它像棉花裹铁,外柔内刚。太极拳是一种运劲的功夫。通过柔达到刚,再达到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的转化,也是要通过松柔实现的。
什么是松沉
松与沉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全身松净即为沉。沉是松的根本,松由沉而决定。只重松而忽略沉。就失去了根本。同时正因为有了沉,松才能得以存在和维系。比如陈式太极拳揽扎衣一式。运动时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坐胯、沉肩坠肘,上体松。
学习太极拳要做到松沉,当我们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将身体沉下来,否则会失去练武的意义。
同时,气沉丹田,气由内侧下注于双踵,这叉体现了沉。然后气由双腿外侧通过腰胯达到梢节,又体现了松与沉的统一。太极拳中的沉,是全身松静、气不上浮、气沉丹田、松沉人地。松是意识、机体毫无僵拙拘滞,柔软又极富弹性。
全身下重上轻,下如古树之根,牢固扎实;上如风拂之柳。轻柔舒展。周身鼓荡浩然之气,安定舒适。抓住了松沉这一对主要矛盾,在练拳时才能事半功倍。
太极拳松柔的基本要素
首先,从意念上来讲,思想要放松,只有大脑中枢神经充分放松了,肢体、内脏等,全身处处才有松柔的可能,这是松柔的主要的前提。
第二,从动作的静态来讲,太极拳要求是要稳,要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塌腰、屈膝圆裆和泛臀等等。这些要领,实质上反映了身体各处自然放松、自然松沉,从而形成了上下一条线,上虚下实的姿势。
练太极拳的松柔要周身协调一致,保持中正安舒,身体不能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
这个姿势,贯穿于动作的全过程,无时无处都不能被破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动作动态中的静态,在动作中要自始至终,保持这个静态。这就运用了物理学中的重心稳定原理。
这一原理是说,在动作步法转换的过程中,人体重心始终要落在底盘之中,人体才能稳定。因此,当提腿迈步或退步的时候,重心仍要控制在支撑腿上,当迈步或后退的脚跟或脚尖着地时,重心才能缓缓移动,这样迈出或后退的腿,就能放松、轻灵,体现出“迈步如猫行”。
同时,由于身体稳定,整个身体才能自然松沉。所以重心稳定原理,是保证静态,达到放松的重要条件。
第三,从动作的形态来讲,要求要圆,就是在腰脊的带动下,螺旋运转,决无直来直去。很多人都有这样体会,沿着一条直线跑步到时候,要是突然改变了跑步的方向,就需要较大的力。要是沿圆弧改变跑步的方向,就感到很容易,省力的多。也就是说,在圆弧运动中改变方向惯性力容易克服重力,省力,放松和柔和。
第四、从动作的速度上来讲要缓慢便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