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养生是人们熟悉的养生法,太极拳具有医疗治疗手段。那么太极拳与古代中医的三大关系是什么呢?太极拳教学有详细的讲解,现代人练习太极拳能强身健体,下面随着太极拳练习一下吧!
太极拳与古代医学的三大关系
太极拳与中医经络紧密结合,练习太极拳要求节节贯穿,可打通身体经络,提高新陈代谢。
(1)经络学说
中国古代经络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在此系统上,分布着若干脏腑气血出入汇合点,或称之为人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穴位”。按“穴道”相连形成经络,共有十二条正经,再加上督、任二脉列为十四经,其中,“督脉是阳脉之海,有总督诸阳经的作用;任脉是阴脉之海,有总督诸阴经的作用”。而具早记载穴位数量的《内经》所注,人体穴位共有365个。
中国古代经络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在经络系统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其作用为:“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灵枢·本脏篇》),使人体内的脏腑、体表的皮肉筋骨和五官七窍得到协调并促使人体内各机能系统正常地运行,以保持体内阴阳得以相对平衡。因此,“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脉篇》)。
太极拳遵循中医经络学说原理,有意识的主动疏通经络,调节阴阳,提高身体机能。
太极拳要求百会穴虚领,下颏微收,舌抵上颚,是为了在运动中连接人体的督、任二脉,以打通气血运行的通路;要求尾闾中正,从百会穴到丹田再到会阴穴始终竖直为一条直线,是保证气路运行的畅通,避免气血循环的中断;螺旋缠丝、弧形旋转,可以打开人脉十二经,以调动气血在经络中的转注,达到以意领气、以气催力的太极效果。
太极拳强调松柔,有助于通经活络,松而后能活,活而后能通;轻松缓慢的动作,适应经络传导的速度,以促进经络传导功能;阴阳交错、虚实变幻的动作,不断地对经络进行触动,并对穴位形成反复轻柔的压迫摩擦,以促进经络气血的贯通。
(2)脏象学说
中医脏象学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故主明则下安,以次养生则寿” (《素问·灵兰秘典论》)。用现代医学来讲,中医所谓的“心”,应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用于太极拳运动,“心”特指意念意识的活动,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
太极拳强调用意念,不能使用蛮劲,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的有氧代谢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拳强调“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要求内意和外形达到高度的协调和统一,所有拳路中的动作和实践中的搏斗技击,都是在“意念”的支配下来完成的。
太极拳要求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通过意气运动产生动荡,使人体内部的意气和外部的形动所表现出的神气得到高度的协调,从而更加提高内在的意气运动,反过来促进外部动作的神气鼓荡。
(3)导引吐纳术
古代导引吐纳之术是一种呼吸配合动作、活动全身、疏通经络的古代医疗体育。唐代的医学家王冰曾对此说过:“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按,谓抑按皮肉。跻,谓捷举手足”。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模仿吸取了五种禽兽(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姿态,创编了流传千古的“五禽戏”,这已具备了太极拳的雏形。宋代出现了八段锦,文八段是导引静坐功,武八段是导引形动功,逐渐形成了一套动作自然、动静结合、连贯成套的养生健身术。
太极拳运用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在呼吸上,用意识来指导呼吸配合动作,将呼吸与动作从自然的、无意识的、不规律的配合,变成有意识的、规律化的配合,使太极拳的动作更加轻灵圆活,更加扎实准确,更富于节奏感;在外形动作上,吸取了“五禽戏”的动物形态姿势,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了系统的发扬、创新和发展。
从太极拳的动作名称可以看出,许多动作都是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姿态相命名的。如:“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青龙出水”、“野马分鬃”、“猿猴献果”、“燕子啄泥”、“凤凰展翅”、“鹰熊斗志”、“白蛇吐信”、“饿虎扑食”等等。
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的影响
血液循环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挤压至组织血管,再流回心脏。如果组织血管很通畅;心脏收缩的作功不必太大,就可以将血液挤压到各组织。
反之,如果组织血管有堵塞或变窄,心脏收缩的作功就必须加大,以维持正常的血流。一般的拳术运动,多半是将肌肉紧绷,成等长收缩,组织血管被压扁,阻力增大,而且运动中,血流量增加,心脏收缩的作功更形增加。
太极拳则不然,轻灵松软,肌肉成自然放松状态,血管通畅性更好,运动时,心脏反而作功减少。夏威夷大学的临床研究,显示太极拳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好的治疗性运动。
所以说,学习太极拳是非常棒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