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太极拳的过程是由低层向高层,想要提升太极境界,就要克服太极拳中的难关。掌握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一个习武之人的基本要素,下面随着太极拳,了解如何做到太极拳论之放得下东西。
如何做到太极拳论之放得下东西
太极拳在武术史上仅有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太极拳的价值却非常高,而今的太极拳又有一种危机感,如何解决太极拳中的难题呢?
难道我们的太极前辈们流传下来的练功方法真的错了吗?难道对太极拳功夫那些神奇效果的描述真的是天方夜谭的玄虚故事吗?还是当今我们对太极拳修炼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和问题?
实际上,就是太极拳习练过程中的这个“第二难”,难住了我们。
练习太极拳要练好腿脚功夫,不断深入领悟太极拳的精神要领,做到心静体松。
老子《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太极拳是“道功拳”,是根于“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太极者,无极而生”,所以,太极拳功夫习练,不是“益”而是先要“损”,不会是“长,而是先要“消”,不是“生有”,而是先要“万有归无”。
如何“损”,如何“消”,如何“归无”呢?
那就是要把你现在有的、现在认为有用的、现在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的统统不用了,统统减掉,统统扔掉,统统不要了。
因此,别人练力量,太极拳不让你用力量,还要通过放松的方式减轻你现在的力量。
别人练变化技巧,太极拳让你“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别人练速度“快”,太极拳偏偏让你练“慢”,告诉你“慢到十分,功夫就灵到十分”。
活生生的让我们把自身现有的,现在为之依托和骄傲的自身能力往回练,向下减,终彻底舍弃、扔掉。这种事情谁想得通、受得了啊?
但是,真正的太极拳的修炼就是这样一个“残酷”的过程,所以,太极拳习练的过程又叫“脱胎换骨”的过程,是一个“退去旧东西,生长新东西”的过程,随着我们努力将现在认知的这些外在力量,外在变化和外在速度等不断减弱、不断退去,一种我们现在从未感知的内在力量、内在变化和内在速度悄然的生长了,渐渐的壮大了,不知不觉的替代了我们原来的那些东西,这时你会“豁然开朗”了,你会真切的感知到什么是“脱胎换骨”的比喻了,你也就是真正进入太极拳的“懂劲”阶段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放得下、舍得了、扔的掉”的过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真的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万有归无”,说起来容易,真正向“无”归的过程中,很多人就走不下去了,所以,习练真正的太极拳,能真正“放得下东西”又是一道难关。
太极拳的关卡
很多人都说练习太极拳好,可是为什么在练习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呢?我们练习者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很多人总结了一些道理来。
太极拳之难,首先在于难于改变观念。太极拳本身就是一门思想拳,哲学拳。太极之初,就是要你放弃平时的观念,平时喜欢练力量的,这时到了太极拳这里就变成了一个病。太极拳不但不让你练力量,还要你把以前练的力量都卸掉,因为卸力量就是弃僵力,僵力弃了柔劲才能出来。
可是多少人,在这时就被拒之门外了,因为很多人不够松。不够松的原因是,不会松,不敢松,甚至是不相信松。不会松的原因是没有明师,不敢松的人是嘴上说松,心里面却一直在怀疑松。不够松的结果,就是功夫一直都是上不了层次。什么时候真正松了,什么时候功夫才能真正开始进步。很多人你说他不松,其实比不练松的还是要松一点,可是你说他是真松了那又是假的,充其量只是一个假松,那他练一辈子也只是一个僵柔劲。几十年的功力也只能赢老百姓而已,一遇到稍微比他柔一点的人,他就是赢不了。
难度之二,是能否理解太极拳以弱胜强舍己从人的思想。太极拳是不想赢人的时候,就赢了。它是被动的,柔弱的。正因为是等打的,才要听劲。如果主动了,怎么听,岂不是被别人听到了吗?很多人,一搭手就想赢人,以至于破绽百出。无论什么太极拳高手,他都要在合乎太极拳拳理的前提之下,才能赢人。
因为太极拳是水,水的个性就是“避高而趋下,随意而成形”,没有落差给水的时候,水就是宁静的,可是一给落差给它,它就变得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可是又有一些人,把等打悟成了傻等,同样也是白费。太极拳就是这么奇怪的拳,不想赢的时候才能真正赢,又不许主动,又不许用强。赢人还得被动的赢,赢人还得用小力来赢。很多人又在这里被难倒了。到这里就知道太极拳为什么说是哲学拳,因为哲学是讲辩证的,辩证不过来的时候,就是停滞不前的时候。
练太极拳就像是爬山,一个充满很多未知知道的大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能倒下,需要的是继续前进继续的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