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修炼太极拳要做到内外三合,太极拳的特点是周身一致。太极拳的好处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今天我们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太极内气与经络的关系。
太极内气与经络的关系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古代中医经络学说,修炼太极拳能打通堵塞的经络,太极拳具有防治疾病的功效。
阴阳二气和三阴三阳经的关系,正如《十四经发挥》注释所说:“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三阳即太阳、少阳、阳明,这是从各经气血阴阳多少而命名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气有多少,巽用也。”太是大的意思,阴气大盛则称太阴,阳气大盛则称太阳。少是初生来未充之意,阴气初生,则为少阴,阳气初生则为少阳。阳明是两阳合明,阳气盛极之意。
阴阳变化是太极拳的核心,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阴阳交汇形成的,阴阳贯彻整套拳法的练习。
厥阴是两阴交尽,阴气消尽的意思。所以说阴阳之气,离则为三阴三阳,合则为一阴一阳。十二经脉的三阴三阳不过是代表经络气血本身气血阴阳的多少而已。例如,胃为水谷之海,多阳多气之经,故称之为足阳明胃经。其他经脉则依次类推。
太极拳内气形成的两大要素
一、意念、形体与内气的关系
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远行决定于两大因素,即意识的干预与正确形体的引导,根据意到、气到、劲自到这一原理,太极拳的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使全身处于极度松弛的状态下,随着呼吸的鼓荡和形体缓慢的运行,促使内脏器官和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
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松肩垂肘,尾闾中正,含胸拔背等要领都直接关系到太极拳身法的正确性。
想要学好太极拳的内气,就要掌握好并且控制好自身的呼吸,呼吸是形成内气的关键。
要想长内气,首先应有正确的意,这个意应该是内敛的意,松静的意,做到形在意之内,意在形之中,意有动,形体随之动,做到动作与内气一致。这就是拳经上讲的内外相合。
有人练拳多年没有得气感觉,或得气不明显,时有时无,练一趟拳,全身不得温暖,手掌不得红润,健身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多属于意识不正确,整体不松柔,形体运行不合理,不是憋气就是四肢起僵劲。
在行拳时,神要领,肩要沉,速度要慢,要均匀,思想要集中,否则气感即行消失,其得气的前提就是以意念引导松柔,以松柔产生内气。
所以说,要想形成内气,还需要自己保持放松的状态。
内家拳强调用意不用力,全身松柔,缓慢运行,不尚拙力等,这样内气就会加强。拳经上讲:太极拳的练习要分三个阶段,即练体、练气、练神。
太极拳是用腰脊练拳,而不是用四肢练拳,如果四肢自动,乱动,妄动,就会把生活中肌肉用力,拉拉扯扯,搂抱顶抗等劣根性部带到拳中来,使太极拳面目全非。腰带四肢是去掉拙力的好方法(拙力去一分,内劲长一寸),从而才能逐渐进入到经络运气这一境界。
二、呼吸与内气的关系
呼吸与内气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呼吸对诱导内气的产生起关健性的作用,内气趋于丹田与呼吸的关系是这样的,吸气时丹田闭合,内气由督脉上升,过百会至舌尖,内气有待充实。
呼气时丹田开启,即横隔肌气机打开,内气沿任脉动下降至丹田,称气沉丹田,此时腹部极松,只靠地心引力,使腹部下坠,并有孔穴感。
此时肩、腰、胯、碗要松劲,要虚领,让其气血冲入手脚指的顶端及神经末梢。切忌拉、逼、收、翻、托等一切拙力出现。拳经曰:腹内松净气腾然。腹内不松净气就不会腾然,因此丹田气产生的前提下是全身松透,腹内松净,并合理地配合呼吸。
拳经曰:“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这样举体自然和顺,运用自能随意。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内气就会充盈起来。呼吸像气筒,随着呼吸的运动,像气球一样的内气充满身,内气便向外萌发,可能按经脉运行,也可能向四周弥散。
沿经脉运行时,或通周天,或趋病灶,疏通经络,防病治病;向四周弥漫时,内气充满全身,这种气就能洋溢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内外一气,流行不息,拳的开合动静,即据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也由此气而得,内气所到之处,身体自觉轻灵,轻飘和失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