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是检验太极拳学习阶段,推手能够体现出太极拳的特点。太极拳教程中对推手有详细的描述,太极拳教学对推手也很重视,学好推手首先要学好基本功,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好好学习一下吧!
“太极无手”何言推
在晚清时期,太极先辈们就在修炼实践中讨论过推手的话题,在推手习练的操作上互相用力,对太极功夫练习带来很大障碍。
陈鑫大师归纳出病手36种,在36病手中,将“推”列为病。京城杨式太极拳大师汪永泉,以避免猛推硬搡之误解称为揉手。揉手寓松柔、虚实、圆活,用意不用力。为了习惯说法,下文仍称谓推手。
“推手”不是太极拳的打法,或者说不是全面的打法,是拳师训练学子,四正四隅的、捋、挤、按、采、列、肘、靠等太极八法,以及训练后来者手和身体的触觉技艺的。
推手一直是习拳人的追求,但是初学者,不能练习推手,这是错误的引导,推手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上的练习。
严格地说,“推手”对初学拳的人是一种误导,因为他们对太极拳流派认识了解甚少,对太极拳的特性知之也甚少,而对太极拳的博大精深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推手,只能凭体力去撕皮掠肉,久之,推来推去都在推“手”。
前辈拳师有一句名言:“太极无手”。如果仍在手上用功,不符合太极“形于手指”的拳法,也背离了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特性。纵观当前的太极拳推手,五花八门,用力较技的、轻轻找劲的、撕皮掠肉的、喂手发放的、手脚齐上搬跤的等等。
其实,归纳起来也就是两种手法:一种是体力加着法;另一种是运用不熟练的虚实手。这两种手法都犯同样的病,即身形上的缺陷、凹凸、断续;手上的顶、偏、丢、抗;脚下的双重。
为什么会有以上毛病者
练习太极拳要注重阴阳、虚实的变化,只有将这两者相结合,才能将太极拳练习灵活。
一是怕被对方推出去。
二是想把对方推出去。
持这种心态去推手,心理上不能安静,手上“净”不下来,也难化解来力。对方来手,迎上去用力手支住对方,身上凹回去,精神和手双双顶住对方来力和自身力都压在自己身上,给对方当拐棍,两个人的力都在脚下。
这种状态无虚实可讲没有松柔可求,只有“有力打无力,慢手让快手”。拳论云:“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远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在长期习练中,应心量避免身上的凹凸、断续和手上的顶、偏、丢、抗之病。经过修炼,底盘扎实,有比较好的应变能力,习练推手,整体功夫十分重要,拳论提示我们,“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前进后退,乃得机得势。”
练拳、推手上下、左右要求是一个整体,从腰分下肢脚、踝、膝、胯,上肢肩、肘、腕、手都要求松开,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周身为松柔阴阳的完整一气。
所谓完整一气,是动一发牵动全身,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推手要求上下相随,手脚结合,进退、屈伸、上下是身体的一个整体。
似一辆车的开动,两手似前轮,两脚似后轮;前轮走,后轮不动,有悖完整一气,只有失败。习练推手,你就是一部汽车,四个轮子齐动,整体运转。左顾右盼是双手轻扶方向盘,两手轻扶同时动,方向方位一致,否则车轮不听话。
请你去细细琢磨,慢慢咀嚼、点点消化,你变成一部“汽车”,你的推手技艺便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再进一步向浑圆一体修炼。
太极拳推手的两个技巧
1、太极的以柔克刚
太极推手,控制为本,以和为贵,不主动进攻,看似墨守成规、保守无为,实际上只要对方出手,我就不即不离、随化随进、如影随形,使彼无法摆脱。
两人搭手后,观察动向,判断意图,待彼一给力,我臂腕侧面的接触部位之劲以不脱离为度。此时,我精神专注,内气贯穿, “彼不动,我不动,我意在先;彼微动,我先动,我劲在先”。
依靠接触部位感觉对方力的动向,我全身既松开又含着整架不散,毫不与彼较劲,无论对手动作多快,我身转臂随。
所以说太极推手的学习,还需要我们分清局势,学会以静制动。
2、太极推手后发制人
“快手打慢手”,这是武术常识。太极推手“后发制人”的特点,似乎与常理相悖。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太极推手还是顺应客观规律的,所谓“求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
太极推手通过接触部位“听力”在先,所谓“后发制人”是等对方出手、我掌握了其动向,并根据对方劲路采取相应举措,我就可以“有的放矢”,对方只是送上来的靶子。
这样,在与对方周旋中,我顺其力,由自然化解到发放,当对方感觉劲到时已无法走化因而被放出。
这种出奇制胜的机窍,在于太极推手由化过渡到发已融为~体,拿准了由化变发的佳时刻。 后发先至是太极推手的特色。出手晚,并不代表发劲发劲的速度慢。
这里要阐明的是,太极拳不是不能快,平时慢练是为了有利于养生和提高功力,当需要时可迅雷不及掩耳。内家功夫意识~闪感应就到、劲就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