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拳的各项劲法的学习中,是离不开“听劲”的学习的,这是我们学好太极拳各项技法的一项入门要领,我们该如何才能学好这项要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当中的技巧和方法。
那么,什么是听劲,太极拳的听劲我们该如何理解?我们先做以下简单的介绍。
听劲,是太极拳及推手中的专用术语。所谓的听劲,是指耳听、眼观及周身肌肤触觉,觉察和心灵、神经系统的感知。至于感知灵敏度的高低,是由练拳和推手工夫的深浅所决定的。
听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骨感听之,二是皮感听之,三是毫感听之。何谓骨感?骨感是之初学者皮感不灵,待拿、挤、按受制时,才知自己已经被动,方才紧急应变。
所以说,听劲还需依赖人体的感官,通过人的自身意念去领悟当中的技巧。
何谓皮感?皮感是指以心意为统率,以沾、粘、连、随为根本,以肌肤为主导,在推手时,以肌肤感触觉察彼之左旋右转、上起下落及轻重变化。
待拳练到相当高级阶段时,内气非常充足,能体现出周身空灵,周身各处皮感相当灵敏。此时与人交手,定是先有毫感传至皮感,在毫感传到皮感的一瞬间,已能做出极端灵敏准确的反应。
所谓毫感,就是工夫达到五阴无阳(阴阳相等)的境界时,周身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身心进入遗篇灵境、化境,那时毫毛皆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之劲初触我毫毛,我之劲以如彼之骨髓,所以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
“知人”在太极拳推手的运用中非常广泛,我们要好好学习。
现在由于各种自然条件所限,下功夫练拳缺乏幽静之处,意念不能高度集中,所以影响听劲灵感,一般学者只有骨感,少数才能达到皮感程度。
听劲是千变万化的,全凭皮毛的神经感知判断,时非易练之功。故在未练听劲之前,应先练沾粘劲,若不懂沾粘劲,则不能听劲,不能听劲,则不能懂劲。
犹如聋哑人听人说话,耳不能听之,则不能解他人之意。所以懂劲非先听劲不可,听劲除必须符合太极拳的“快、慢、沉、稳、虚、实、开、合”八字要决外,还必须严格遵守“沾、粘、连、随”这一推手“四要”。
其关键在于快慢相兼,气沉步稳,虚实分明,内外相合,连绵不断。周身关节处处开张,而不能有丝毫拙劲呆力,只有这样长期锻炼下去,使周身神经日感敏锐,才能达到微感灵知地步。
《孙子兵法》云:“神乎神乎,至于无形,微乎微乎,至于无声,故能制强敌于死命。”太极拳习练者达到这种高智能境界的时候,那种神明超妙的形神奥妙,是不言而喻的。
反之,横气填胸,血气上浮,周身肌肤僵硬,则必然反应迟钝,敌之来劲听不真切,判断不准,甚至视而不知,听而不觉,及至势危,方才慌忙应战,盲目攻守,导致失败,所以习练太极拳者一定要注意听劲的重要性。
招式与呼吸的配合
招式与呼吸该怎样配合呢?我们把招式与呼吸串联起来就明白了。招式即是阴阳,阴阳即是开合,开合即是呼吸。那也就是说:招为阳时,阳即是开,开即是呼;招为阴时,阴即是合,合即是吸。
呼吸与招式的配合时应该注意,在整个套路练习中,只能用意念来引导肢体去完成每个动作,而不能用意念去想气走到了没有、气沉下了没有,这是错误的。
只想动作不想气,所谓气就是呼吸,在演练时逆腹式自然呼吸即可以。
太极拳论中讲“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意思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只想着动作不要想着气,如果一直想着气,会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横气填胸,出现胸闷的现象,造成呼吸困难,反而达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