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拳的学习中,是包含很多哲学思想的学习的,掌握好了这些思想,我们才能进一步学习太极拳的精髓,今天小编所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太极拳中的“舍”与“得”的关系,希望大家能有所学习。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太极拳是贯穿于学习的始终的。
“舍”弃对太极拳那些不正确的认识和不合理的练功方式、方法,“得”到对太极拳理论的准确把握和正确的练功途径和方法。
“舍”弃那些已经真正掌握但随着功夫的长进已经存在局限性的招式、体会等等,“得”到对太极拳更深刻的认识以及更高层次的太极拳功夫。
由此可见,“舍得”在太极拳的学习中,是非常的有作用的。
通过这种不断的“舍得”,使太极拳功夫沿着正确的练功途径,不断向更高的功夫境界攀升!以下将通过对太极拳修练过程中不同阶段“舍得”的具体分析,来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太极拳这种不断“舍得”的练功过程。
一、贯穿始终的“舍得”
练过太极拳的朋友都知道,要练好太极拳必须能够持之以恒且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因此,要想真正把太极拳功夫逐步深入地学到手,自始至终都必须舍得付出辛苦、花费时间。
只有在这些方面“舍”的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太极拳功夫。而且,通常“舍”的越多,“得”的太极功夫就越深。
在太极的学习中,也只有先学会“舍”,才能够有所“得”。
以此,这些“舍得”是学好太极拳功夫的基本前提,是练好太极拳功夫不可或缺的保证!当然,这种“舍”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缘、合理的练功方式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讲究方法、漫无目的的瞎练一气,那么“舍”的终结果,要么是“得”到得太极拳功夫有限,要么是“得”到一些虚假的太极拳功夫,严重的甚至会“得”到走火入魔的结果。
二、练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舍得”
太极拳的修练是一个“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练功阶段,由此形成不同的功夫层次,而在每个练功阶段尤其是当从一个功夫层次向更高的功夫层次过渡时,都需要经过一个“舍得”的过程。
虽然,不同功夫阶段所“舍得”的对象有所不同,但这些“舍得”的终目标都是要将自己的太极拳功夫不断推向更高的境界!因而,这些“舍得”是推动太极拳功夫境界不断攀升的必要过程和有效手段。
在学习太极拳初期,要完成从对太极拳无知、无招的太极拳无极状态向有知、有招的太极拳太极状态过渡,因此,首先要“舍”弃的是一些不符合太极拳要领但却属多年养成的习惯性动作,以及以往对太极拳不正确的认识,而逐步“得”到太极拳的各种招式、和基本理论。
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太极拳的发力方法逐步“舍”弃原本那些拙力、散力,“得到太极拳的活劲儿、整劲儿,因此,在外表上表现的是一种刚猛的状态。
同时,在这个阶段还要尽量逐步做到太极拳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等基本要领,“舍”弃身体各关节以及意念、筋骨等方面先天的僵、紧状态,逐步在内部“得”到松的状态。也就是说,此阶段重达到的应当是一种外紧内松的状态。
当熟练掌握握了太极拳的套路和招式,练出了太极拳的活劲儿、整劲儿,实现了由无招到有招,从不懂劲儿到初步懂劲儿的转变之后,就会有一种外表动作协调流畅、发劲儿刚猛有力,而内部松柔、舒畅的状态和感觉。
此时,就应当逐步进入下一个“舍得”的环节。在这个阶段要逐步“舍”弃的对象,则是外表的刚猛和内部的松柔。外形上,一方面,通过拆招、推手等训练方式,弄懂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招式的使用技巧,完成由招式向招法的过渡;另一方面,要在把刚劲儿发透的前提下,逐步把各种招式在外形上不断柔化,进而逐渐“舍”弃外形的刚猛,“得”到外形的松柔。
与之相反的是,内部在彻底放松之后就会有内气不断聚集,太极内功便逐步形成,而随着太极内功的不断加深,内部便会由原本的松柔状态向充满弹性的刚的状态转变。
终在此阶段达到一种外柔,内紧的状态。此时,内在的紧已非先天状态下的僵劲,而是一种由太极内功形成的充满弹性且松紧可控的神奇太极拳境界,其本质是一种强度可控的刚性。
到此,太极拳功夫应当已经达到相比高的境界,但还只能算是刚刚真正掌握了太极拳功夫,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太极拳高手,还需要进入更高的“舍得”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舍”弃的主要是那些原本熟练掌握的太极拳招法,把它们逐步演化为太极拳劲法,进而成为自己的本能,真正实现太极拳从有招到无招的过渡。此时的无招并非真的无招,而是达到了招随意出、见招出招的太极拳神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