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松柔”是基本的特征和要求,我们想要学好太极拳,就必须遵循这一要求。但是在实际练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到松柔,松柔就是全身放松不用力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通过下文来探讨。
太极拳的松柔是贯穿太极拳学习的始终的,我们处处都要做到松柔。
开始学拳即要求松柔,到高级阶段后仍是如此,它贯穿太极功夫的始终,离开松柔,太极拳的所有要领都不会做正确,更谈不上得到太极功夫。
太极拳的松,是周身内外之松,是在意念的虚领下节节松开,无丝毫死硬僵固之意,但又松而不散,松而不乱,松中有神,松中有连。太极拳的手法、身法、底盘、整劲等,所有的基本功法和圆活、轻灵、挥厚的状态,以及知觉功夫和内劲功夫,都离不开“松”。
可见,“松”在太极拳的运用当中处于核心地位,一切有悖于“松”的要求都是不对的。
有些人认为,不使劲就是松,这是不准确的。松是指精神上和形体上全面的彻底的放松,达到“松净”状态,即彻底的放松干净,不存半点拙力笨劲,这是一个无限追求的过程。人在练功之前,关节发硬,拙力横生,是很难放松的,即使有一定的功夫,若没有真正得到松的要领,仍会处于自以为松而实际并未松开的状态。
如对敌之时,或因急于求胜,心浮气躁,在动作上强压于人;或因怕处于被动位置,便强拔硬挺,出现“顶牛”现象。须知“由己则滞,从人则活”,松柔功夫高深者对敌时能随屈就伸,做到“舍己从人”。而不至于“舍近求远”。
有些人教拳或学拳,一开始就从“用”入手,实属不当。正确的练法应当从“松”入手,自始至终,在每招每式中悉心体会“松”的感觉,使每个动作要领都能在意念的引导下,用放松的过程去完成。
当然,这需要大家花时间去练习,练到一定地步,对后面的阶段练习也会有帮助的。
相反,不正确的练法会把人引向歧途,以致于“学拳容易改拳难”。松则灵,松得越好,灵敏度越高,以至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
正如试验室所用的分析天平,之所“比大秤灵敏,主要是因为它的设计精密,松滑无碍。人体在“松”的状态下,腰胯自由灵活转动,各个关节轻灵无滞,筋骨顺台,气脉贯通,意无间断,各种功夫劲法才能准确到位。
同时,只有“松”得好,才能沉得好,形成一动俱动的整体之力。若有邪横硬力未除,则会出现凹凸、断续,消减太极内力的发挥。
有些人认为,“松”只有“化”的功能,这是不全面的。“松”不仅是“化”的前提,同时也是“发”的必备要素。
旧时用人力打夯,几十人同时用力将夯高高举起,然后全身带动手臂往下松抖,类似拳法上的松肩坠肘,以丹田之气发生催力,贯于夯体。其冲击效果远远大于用手机械地将夯体硬压下去。在“松”的基础上,通过内在意识统领,使整体协调一致,便可产生“柔”劲。
犹如竹条,根根纤维将其他组织均匀地串联起来,使其整体富有良好的弹性。因此,练太极功夫与练习举重、拳击、健美者的肌肉结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说,真正太极功夫上的“松”和“柔”,是在内意境领和内力充贯下的“松”和“柔”无丝毫滞重,无刹那间断,外观如行云流水,内察却柔韧刚强,完全不同于只重外在表演的“松”与“柔”,更不同于杂技中的“柔术”。
只有在松柔的状态下,才能使人体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我常常想起小时候看到的车把式挥鞭驭马的情景。
马鞭子的鞭杆是用弹性很好的合股竹竿而制,其顶部再绑上一截更细更柔,弹性更好的细竹枝,行内人俗称“小鸟”(固其极松软,颤颤抖抖,似雀跃之状而得名)。
“小鸟”顶端系垂着鞭绳,鞭绳末端为鞭梢一车把式挥鞭发力前,往往先将鞭子在空中舞动起来,使“节节松开”的鞭杆、小鸟和鞭绳、鞭梢形成一个整劲,“蓄劲如开弓”,然后再用力打击,此时鞭把往下挥动的带动力,通过鞭杆的杠杆力和“曲中求直”的弹力得到放大和后续延长,再通过灵活的“小鸟”,“周流无碍”地传给鞭绳,终集中贯注于鞭梢,“发劲如放箭”,经过数次放大和加压,自然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因此好的车把式有时一鞭下去甚至能将烈马致于死地。而换成锐器刺,造成的创伤,也未必有鞭打的伤害太。
此例虽不及“弓箭”之喻更接近太极蓄发之势,但鞭杆之柔韧,“小鸟”之灵跳,鞭绳之松软,以及整体传递发力时的情状,也直观地说明了太极功夫中“松柔”、“轻灵”的基本要素为其根在脚(鞭把)、发于腿(鞭杆)、主宰于腰(十乌)、形于手指(鞭蝇及鞭梢)的完整一气,较为形象地体现出太极劲“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的劲力升华过程。